2024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15
  

  • 全选
    |
    述评
  • 李明珠  张晓波  沈丹华  魏丽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符元元  顾晓荔  田树轩  孟跃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HR-HPV组,对感染型别进行分析,另取同期在本院行妇科体检的83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析HR-HPV感染的型别与危险因素,并探讨HR-HPV感染后阴道微生态环境变化。结果 HR-HPV组中,单一感染70例,多重感染42例;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妊娠次数≥5次、性生活频率≥5次/月、流产次数≥2次为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避孕套避孕、性生活后清洗行为是保护因素(P<0.05)。HR-HPV多重感染BV检出率21.43%明显高于单一感染者9.52%(P<0.05)。结论 初次性生活年龄、妊娠次数、性生活频率、流产次数、避孕、性生活后清洗行为情况为HR-HPV感染影响因素,且HR-HPV感染可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
  • 田佳  靳婉玉  贺璇  徐龙宽  韦辉  周英琼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16、p53及Ki-67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宫颈癌的140例患者纳入宫颈癌组,另选取60例经本院确诊的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患者纳入宫颈上皮内病变组,均为CIN2。收集本研究纳入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并检测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情况,明确p16、p53及Ki-67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16、p53及Ki-67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病理组织标本中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组(均P<0.05);宫颈癌组中不同年龄患者的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p16、p53、Ki-67三项联合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效能。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p16、p53、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病情的发展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筛查和明确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组织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亦可提高临床的诊断价值,改善患者预后。
  • 郭睿  邓春霞  张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联合HPV分型、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214例,其中宫颈癌患者4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型)患者56例,低度CIN病变(CINⅠ)患者47例,宫颈炎患者66例,分析各患者HPV L1壳蛋白、高危HPV分型、血清CA125和SCC-Ag的差异。结果 低度CIN低病变组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宫颈炎和高度CIN病变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HPV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血清CA125和SCC-Ag明显升高(P<0.05)。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HPV分型、CA125、SCC-Ag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0,诊断价值不高。结论 HPV L1壳蛋白、高危HPV分型、血清CA125和SCC-Ag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中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危HPV分型、血清CA125在诊断宫颈癌方面有一定价值,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HPV分型、CA125、SCC-Ag诊断价值较低。
  • 沈苗  郎月华  吴芳芳  孔建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p16/Ki-67双重染色用于子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子宫颈癌筛查女性共411例,均接受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p16/Ki-67双重染色检查,分析三种检查结果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评估三者单独及联合用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诊断的临床效能。结果 各薄层液基细胞学亚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组及病理组织学诊断学亚组p16/Ki-67双重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亚组和宫颈鳞癌亚组p16/Ki-67双重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亚组(P<0.05);16/18亚型亚组p16/Ki-67双重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12亚型阳性亚组、阴性亚组(P<0.05);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亚组和宫颈鳞癌亚组p16/Ki-67双重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p16/Ki-67双重染色阳性率与薄层液基细胞学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均呈正相关(P<0.05)。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p16/Ki-67双重染色单独及联合用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诊断临床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而p16/Ki-67双重染色检测的约登指数最大。结论 子宫颈病变p16/Ki-67双重染色结果与薄层液基细胞学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结果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敏感度最高,而p16/Ki-67双重染色综合诊断效能最佳。
  • 李柱娟  陈丽  林燕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影响因素并评估相关因素及预测效能,旨在为早期识别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高危人群及预后预测提供更多的证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277例,根据是否存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分为浸润组(60例)和未浸润组(21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法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独立影响因素,描绘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影响因素,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发生风险的临床效能。结果 277例患者中出现淋巴脉管间隙浸润60例,发生率为21.66%;两组术前CA125水平、病灶最大径、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间质浸润比例及淋巴结转移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独立影响因 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发生的风险预测,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两者联合及单一指标(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发生与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肌层浸润深度≥1/2、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及低分化癌同时存在患者发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风险更高。
  • 侯敏  郭一晶  毛建英
    2024, 25(1): 24-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LncRNA PSMA3-AS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培养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及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EC-1A、AN3CA,RT-qPCR检测RNA水平;将Ishikawa细胞分为NC组、si-LncRNA PSMA3-AS1组、si-NC组、miR-329-3p组、miR-NC组、anti-miR-329-3p+si-LncRNA PSMA3-AS1组和anti-miR-329-3p+si-NC组;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329-3p表达水平降低,LncRNA PSMA3-AS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hEEC细胞比较,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EC-1A、AN3CA中miR-329-3p表达水平降低,LncRNA PSMA3-AS1表达水平升高(P<0.05)。LncRNA PSMA3-AS1低表达或miR-329-3p高表达,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shikawa细胞活性降低,Ishikawa细胞迁移、侵袭数减少(P<0.05)。LncRNA PSMA3-AS1靶向调控miR-329-3p的表达;抑制miR-329-3p表达可以逆转LncRNA PSMA3-AS1低表达对Ishikawa细胞的影响。结论 LncRNA PSMA3-AS1通过靶向抑制miR-329-3p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恶性表型的发展。
  • 刘树雨  王丽霞  姚秀玲  李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OC)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O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化疗组、T药组各50例。化疗组接受常规静脉化疗,T药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比较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肿瘤标志物[糖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并观察两组的短期预后。结果 治疗6个周期后,T药组疗效及治疗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T药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两组CA125、HE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T药组低于化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药组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OC具有显著疗效,能减少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能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利于患者的短期预后。
  • 陈君墨  郑贤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危险因素并评估预测效能,旨在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102例,根据是否伴子宫内膜病变分组,评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风险的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与合并2型糖尿病(T2DM)均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合并T2DM均可用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预测,且两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可能与年龄及合并T2DM情况有关;而以上两项指标联合能够更为有效地预测患者伴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 朱伟  王国庆  施启丰  陈璐  王昊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7例,检测并比较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1CAM、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L1CAM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关系。分析L1CAM表达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L1CAM阳性表达更高,ER、PR阳性表达更低(P<0.05);L1CAM与ER、PR呈负相关性(r=-0.298、-0.556, P=0.003、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ER、PR是影响癌组织中L1CAM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L1CAM评估生存预后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697;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发现低表达L1CAM的患者生存率较高。结论 L1CA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异常高表达,且与ER、PR呈负相关性;L1CAM阳性表达可对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情况、ER、PR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 徐建波  王卫杰  高玲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或多西他赛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5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组(A组, 41例)及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组(B组, 44例)。分别记录两组铂类敏感型和铂类耐药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1年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结果 A组铂类敏感型和铂类耐药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铂类敏感型患者临床疗效高于铂类耐药型患者(P<0.05)。两组总体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或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效果显著,铂类耐药情况对2种化疗方案影响不同,但2种化疗方案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相近,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
  • 肖喜云  李倩  冯静  颜瑞雪  奚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人附睾蛋白4(HE4)、人自噬相关蛋白5(Atg5)、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2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因子宫肌瘤妇科手术获取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卵巢组织中的HE4、Atg5表达及 血清CA125水平差异,并分别比较不同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患者卵巢组织标本中的HE4阳性表达率为60.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卵巢组织标本中的Atg5阳性表达率为34.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不同病理学分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HE4蛋白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的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Atg5蛋白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不同病理学分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HE4蛋白表达、Atg5蛋白表达、血清CA125表达,均与浆液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有关,HE4蛋白表达、血清CA125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分级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
  • 孔小娟  谈珍瑜  乔江  刘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顺铂精准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B7H4蛋白表达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晚期EO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余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行精准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联合静脉化疗。对比两组治疗6个周期后(126 d)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治疗126 d后两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血清学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VEGF、可溶性B7H4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26 d后,观察组治疗OR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肿瘤标志物(CA125、CEA、AFP、HE4)、血清相关因子(bFGF、VEGF、B7H4)及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铂IPHC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EOC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且不增加化疗引起的并发症。
  • 谷小梅  郑海娜  王小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围术期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行子宫切除术的394例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特征、手术及心理学资料,术后4个月随访统计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上述资料与患者术后并发CPSP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术后并发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386例患者中术后4个月并发CPSP 102例(26.42%),其中轻度CPSP 94例(92.16%),中度CPSP 8例(7.84%)。经独立样本t检验与卡方检验可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状态、高血压、糖尿病、剖宫产史、其他腹部手术史、孕次、产次、手术路径、手术时间均与患者术后并发CPSP无关(P>0.05);术前疼痛、术后1 h的NRS评分、HADS-A评分、HADS-D评分、PCS评分均可能与患者术后并发CPS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疼痛(OR=3.626, 95%CI=1.763~7.459)、术后1 h的NRS评分(OR=1.358, 95%CI=1.029~1.792)、HADS-A评分(OR=1.314, 95%CI=1.060~1.628)、HADS-D评分(OR=1.270, 95%CI=1.047~1.541)、PCS评分(OR=1.138, 95%CI=1.019~1.272)均为患者术后并发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后并发CPSP主要与术前疼痛、术后1 h疼痛程度、焦虑、抑郁及疼痛灾难化认知有关,可据此加强围术期干预,降低CPSP风险。
  • 李成斐  于佳  郭鑫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提供更多借鉴。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行诊断性刮宫确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共110例,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是否升级为恶性病变分为恶变组(37例)和非恶变组(7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用于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风险的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状态和超声评估>Ⅰ级血流信号均可能与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绝经和超声评估>Ⅰ级血流信号均是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其中已绝经和超声评估>Ⅰ级血流信号分别赋值为23分、100分;Bootstrap软件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上述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5,提示模型预测区分度良好。上述列线图模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 0.81~0.95),最佳截断值为90分,模型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8%、90.73%。结论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与绝经状态和超声评估血流信号分级有关;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具有良好效能。
  • 葛维媛  晋晓丽  于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小RNA-515(micro RNA-515, miR-515)对凝集素2(Intelectin 2, ITLN2)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 cells, E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离ESCs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转染NC)、过表达组(转染miR-155 mimics)、抑制组(转染miR-515 inhibitor)和逆转组(转染miR-515mimics+pcDNA-ITLN2),检测各组ESCs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情况,以及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迁移细胞个数和侵袭细胞个数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抑制组细胞增殖、迁移细胞个数和侵袭细胞个数值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过表达组miR-515表达显著升高,ITLN2 mRNA和ITLN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抑制组miR-515表达显著下降,ITLN2mRNA和ITLN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逆转组介于过表达组和抑制组之间(P<0.05)。野生型ITLN2+miR-515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R-515可以负调控ITLN2的表达,促进ESCs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ESCs细胞的凋亡。
  • 姚婷婷  宁锋锋  苗丽娟  刘青  武美丽  王晓霞  孙礼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利凡诺尔对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结局及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0例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利凡诺尔引产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105),采用UAE联合利凡诺尔引产的患者纳入病例组(n=75),比较两组的引产结局、生育能力、再次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病例组胎盘残留率、术后清宫率及失血量低于(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热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引产1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05例患者共45例患者再次妊娠,病例组75例患者中共32例再次妊娠,两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妊娠间隔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低体重儿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联合利凡诺尔可显著降低胎盘前置状态患者胎盘残留率、术后清宫率及失血量且不增加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宫腔感染及宫腔粘连情况,UAE治疗延长再次妊娠时间可能会改善不良结局和减少妊娠并发症。
  • 何红  张强  李晖  焦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微循环状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孕周相同的健康体检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盘微循环参数的差异,将观察组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良好妊娠结局43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19例,分析胎盘微循环参数与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BMI、入院收缩压、舒张压、ALT、AST、LDH、BUN、Cr、UA以及家族高血压史率、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位面积血管数、TAV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单位面积血管数、S/D、TAV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胎盘中央单位面积血管数、S/D、TAV、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对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单位面积血管数<0.12/cm2、S/D<2.28、TAV<10.73 cm/s、搏动指数>0.77、阻力指数>0.74均为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微循环参数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可作为临床参考。
  • 谢惠媛  肖淑  唐振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胰岛素、二甲双胍单独及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GDM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三组均采取饮食、运动等基础措施,除基础干预外,A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治疗,C组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至分娩。比较三组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指标水平、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胰淀素(Amylin)、脂联素(ADPN)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母婴结局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HOMA-IR、HCY及Cys C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而Amylin、ADPN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以上指标A、B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GDM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减少不良母婴事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GDM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见解。
  • 短篇论著
  • 李芳  张宇雨  刘凤宇  唐江萍  卢媛媛  陈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联合GnRH-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100例行腹腔镜手术后的Ⅱ~Ⅲ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坤泰胶囊组+GnRH-a)、对照组(低剂量雌孕激素组+GnRH-a),每组50例。研究组在术后第1天注射亮丙瑞林3.75 mg,间隔4周,治疗6次,并于第2 次注射时服用坤泰胶囊(每片0.5 g,4片/次,3次/日),连服5个月。对照组亮丙瑞林注射同观察组,相同时间服用补佳乐(每片1 mg,0.5 mg/次,1次/日)及地屈孕酮(每片10 mg,5 mg/次,1次/日)连服5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及6个月,卵泡刺激素(FSH mIU/ml)、黄体生成素(LH mIU/ml)、雌二醇(E2 pg/ml)的变化;术前、术后6个月CA125(U/ML)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绝经症状严重程度(改良Kupperman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在术前及术后3、6个月,FSH、LH、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A125、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Kupperman评分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改良Kupperman评分(3.16±0.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0±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有6例复发,对照组8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较对照组36%显著降低,(P<0.05)。结论 坤泰胶囊联合GnRH-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其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效果相当,但研究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少,效果良好,可进一步推广。
  • 梅茹  全燕  况华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变化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3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n=31)、轻度子痫前期组(n=25)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17),并选取同期正常孕妇73例作为正常组,收集所有入组产妇的产检资料,检测血清PlGF、PECAM-1、PAF水平,记录孕妇的妊娠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指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PlGF、PECAM-1水平:正常组>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PAF水平:正常组<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总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不良结局组孕妇的血清PlGF、PECAM-1水平低于良好结局组,PAF水平高于良好结局(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PlGF、PECAM-1、PAF及其并联检测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中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720、0.744、0.706及0.785(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PlGF、PECAM-1水平异常降低,PAF水平异常升高,且其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 解月姣  徐宵寒  付晨薇  虞雪融  申乐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产妇的围产期管理策略和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剖宫产术、孕前明确诊断SLE的产妇271例,通过查阅病历,提取围产期评估管理和不良结局信息。结果 纳入的271例患者中,除皮肤外,肾脏(33.9%)和血液系统(19.2%)受累比例最高,16.2%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23.6%出现孕期病情活动。羟氯喹是最常用的妊娠期控制病情的药物(94.8%),其次为糖皮质激素(76.0%)。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腰硬联合麻醉(50.9%),但全麻的比例也较高(29.5%)。妊娠结局方面,13.7%发生子痫或先兆子痫,34.3%出现早产,14.8%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2.1%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 SLE患者可能有多器官受累且妊娠期活动的风险大,妊娠不良结局风险较高;故需多学科的规范全流程管理,剖宫产术前应做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 刘春花  向雪雯  温凤云  王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经会阴超声测量第一产程进展参数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住院分娩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第一产程中动态监测超声参数指标:产程进展角度(AOP)、胎头耻骨联合距离(HSD)、胎头会阴距离(HPD)、胎儿颅骨与耻骨下线垂直距离(PD)。根据是否自然分娩分为剖宫产组(n=23)与自然分娩组(n=97),记录两组的母婴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经会阴超声测量第一产程进展参数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 剖宫产组AOP、PD低于自然分娩组,HSD、HPD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ROC曲线显示,AOP的曲线下面积值(AUC)值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30%、93.51%,HSD、HPD、PD分别为0.884、0.893、0.889(P<0.05);以ROC曲线分析中的临界值为截点进行分组,结果显示:AOP>131.36°、HSD≤1.73 cm、HPD≤4.74 cm以及PD>3.78 cm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更高,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更低(P<0.05),AOP>131.36°、HSD≤1.73 cm以及PD>3.78 cm的新生儿窒息更低(P<0.05)。结论 经会阴超声测量的第一产程进展AOP、HSD、HPD、PD对于产妇评估产程进展有一定的价值。
  • 邹玉珠  肖淑  戴秋香  胡柳丽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GHp)孕妇血压控制与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确诊并分娩的170例GHp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是否早期即接受降压治疗分为治疗组(n=104, 妊娠20周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即接受降压治疗)和对照组(n=66, 孕周>20周, 收缩压≥160 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才接受降压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情况,分析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GHp孕妇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PE、子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现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降低孕妇PE、新生儿早产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早期积极降压治疗GHp,可显著改善孕妇PE和优化母婴结局。
  • 黎玲玲  章鸣  袁红霞  周启昌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伴心脏异常胎儿超声系列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11~13+6周NT厚度≥3.5 mm且行两次及以上超声心动图的胎儿进行回顾性研究。于妊娠11~13+6周、16~18周、22~24周、28~32周、孕足月行连续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儿行尸体解剖、所有活产儿出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共143例胎儿纳入研究,7例双胎,136例单胎。11~13+6周检出胎儿心脏异常20例,16~18周复查,进一步明确阳性诊断16例,阳性纠正为阴性诊断4例;11~13+6周心脏未检出异常者123例,16~18周复查新发现心脏异常8例,115例维持阴性诊断。16~18周复查明确阳性诊断的24例中,因CHD、心外异常引产15例,1例双胎之一因心脏异常行选择性减胎术;明确阴性诊断的119例因心外异常引产44例。共83例于22~24周复查,新发现心脏异常4例,1例严重CHD引产。82例继续妊娠至28~32周复查,31周新发现心室横纹肌瘤1例,因合并心外异常引产2例,分娩80例。所有新生儿行超声心动图,新发现房间隔缺损1例,余均与产前诊断相符,其中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经手术证实。结论 11~13+6周NT增厚胎儿超声心动图系列评估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 病例报告
  • 刘立伟  范德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卢怡璇  范丽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王梦欣  张乾乾  吴素慧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代谢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谷氨酰胺通过参与癌细胞的能量形成、氧化还原动态平衡、大分子物质合成和信号转导等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就谷氨酰胺代谢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赵越  谢小芳  韩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绝经女性因卵巢功能退化,导致性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一系列不可逆生理改变使得这类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发生命安全问题。骨密度测量是评价骨质疏松的指标之一,其值降低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最直接原因,探究骨密度影响因素有利于对骨质疏松进行管理,及时筛选高危人群,给予有效干预,有利于控制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有关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影响因素和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