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5-15
  

  • 全选
    |
    述评
  • 张林燕  李艳红  张红  刘国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帅旭  唐静  吴晓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92例PPP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2例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动脉栓塞术,纳入对照组,50例行剖宫产术前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剖宫产术后子宫动脉栓塞术,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新生儿预后,术前、术后1 d血清肌酸激酶、甲胎蛋白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肌酸激酶、甲胎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PPP可控制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且不增加对产妇、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 郭婷婷  归婧  李爽  杨新梦  杨小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产前检查且完成随访的983例孕11~14+1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与对照组(未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的血清筛查指标、流行病学资料,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983例孕妇中,有32例孕妇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率为3.26%。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血清PAPP-A≤2 pg/ml、血清PLGF≤60 pg/ml、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肾炎病史、高血压家族史是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预防早发型子痫前期应加强对孕妇血清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
  • 杨卫华  英晓菲  梁小菊  韦津华  范余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GDM)病患者妊娠中期血清促生长激素释放素(Ghrelin)、人吻素-1(Kisspeptin)水平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2021年1-12月产科收治的300例GDM患者纳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200例正常产检孕妇纳为正常组,观察两组的血糖水平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数值情况,观察两组血清Ghrelin、Kisspeptin水平,分析GDM患者Ghrelin、Kisspeptin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不同血糖控制情况GDM患者间血清Ghrelin、Kisspeptin水平差异。结果 疾病组血清FPG、HbA1c、FINS、Kisspeptin以及HOMA-IR数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GDM患者FPG、HbA1c、FINS、HOMA-IR数值与Kisspeptin之间呈正相关(P<0.05),与Ghrelin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比较,血糖控制不足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血清Kisspeptin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Ghrelin、Kisspeptin水平与血糖水平相关。
  • 尹立娜  狄江丽  赵薇  胡焕青  黄爱群  陈思迪  宋波  杨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监测地区二孩母亲孕期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监测项目”中2016-2020年在8省15区县分娩的13 266例二孩母亲孕期贫血个案监测数据。应用SAS 9.4对二孩母亲孕期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6-2020年监测地区二孩母亲孕期贫血率为4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两次怀孕间隔≥2年、居住在北方是二孩母亲孕期贫血的保护因素;孕一孩不同贫血程度、居住在农村、春季、夏季、秋季、分娩胎数≥2胎、初检孕周>12周、孕期Hb检测次数≥3次是危险因素。结论 监测地区二孩母亲孕期贫血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处于较高水平。
  • 孙鸿博  朱曼丽  刘丽娜  邓春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中期应用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锻炼指导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1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进行孕期保健并住院分娩的200例GDM孕妇为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饮食及锻炼指导,而个体化组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锻炼指导。比较两组孕妇糖脂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营养指标、妊娠结局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糖指标、Cys-C、Hcy及个体化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开始干预前下降,两组营养指标及对照组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开始干预前升高,个体化组血糖指标、Cys-C、Hcy、TC、甘油三酯(TG)、LDL-C均低于常规组,血清白蛋白、HDL-C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GDM孕妇孕中期应用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锻炼指导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脂,提高孕妇的自护能力,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改善孕妇的营养指标和妊娠结局。
  • 吴芳芳  孔建平  沈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血脂水平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预测临床效能,为GDM发病风险预测及防治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共121例,设为观察组;并通过年龄1:2比例匹配同期产检孕期糖耐量正常孕妇242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孕前BMI与孕期血脂水平对GDM发病风险的影响,并评估上述指标用于GDM发病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异常与孕期高血脂水平人群GDM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同时肥胖且高甘油三酯水平人群GDM发病风险最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和孕期甘油三酯水平均可用于GDM发病风险预测,且两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孕前BMI与孕期血脂水平均与GDM发病关系密切,同时两者间存在交互效应;而临床医生结合孕前BMI和孕期血脂水平有可能早期识别GDM发病高危人群。
  • 宋杰  兰瑞红  杨扬  杨虹  尹达华  龚护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期摄入不同形式叶酸与MTHF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进行规律产检直至妊娠结束的孕妇共483例,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妊娠期妇女服用叶酸情况并分为两组:自备孕起至妊娠结束持续使用5-甲基四氢叶酸人群共126例,纳入甲基叶酸组;自备孕起至妊娠结束持续使用合成叶酸人群共357例纳入合成叶酸组。跟踪随访至分娩,对比两组血清叶酸水平、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统计分析检验不同叶酸类型与血清叶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合成叶酸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甲基叶酸组(P<0.05),并且对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基因型进行比较后,发现MTHFR基因677位点基因型为TT型人群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更高,OR值为3.71。两组在孕期使用不同类型叶酸后,发现孕期坚持服用5-甲基四氢叶酸,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P<0.01)。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是不良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MTHFR基因677位点基因型为TT型和CT型的女性,建议孕妇在孕期坚持服用5-甲基四氢叶酸,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
  • 盛瑸樾  陈德军  姚冬梅  熊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胎儿畸形引产术中依沙吖啶的注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53例中期妊娠胎儿畸形引产孕妇,根据依沙吖啶注射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7例与对照组266例,两组孕妇米非司酮片服用方案相同,观察组自服药起第4天注射利凡诺,对照组自第3天注射利凡诺。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注药后分娩时间、服药后分娩时间、围术期并发症、产后恢复情况、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药后分娩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服药后分娩时间、产时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利凡诺前和注射利凡诺12 h后的宫颈成熟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注射利凡诺12 h后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 中期妊娠胎儿畸形引产术口服米非司酮后延迟利凡诺注射时间,能有效地缩短引产成功时间。
  • 张娜  张淼芳  白梦箫  崔张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MBVMS)与传统缝合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切口愈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22年4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96例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及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MBVMS缝合,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参数、切口不良反应、切口愈合质量、瘢痕情况和切口美观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缝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切口周围炎症、脂肪液化、皮下硬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原腹部瘢痕最大隆起高度、瘢痕最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腹部瘢痕最大隆起高度、瘢痕最大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 VSS柔软度、色泽、厚度、血管分布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项评分均较术后1 d提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切口美观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应用MBVMS切口愈合效果优于传统间断缝合。
  • 郭甲  沈智辉  许建生  史亮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初产妇顺产后盆腔脏器、肛提肌指标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6例,其中发生POP产妇37例(POP组),非POP产妇49例(非POP组),比较两组MRI参数:H线、M线、提肛板角(LPA)、左侧髂尾角(L-ICA)、右侧髂尾角(R-ICA)、肛提肌裂隙的前后径(LH)和肛提肌裂隙的面积(LHA)差异,同时分析不同POP分度产妇间的差异。结果 POP组和非POP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长和胎头双顶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和非POP组静息状态、用力状态下H线、M线、LPA、L-ICA、R-I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和非POP组静息状态下LA和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用力状态下LH和LHA分别为(6.68±1.21) cm和(42.23±10.11) cm2,明显高于非POP组(P<0.05)。中重度POP产妇用力状态下H线、M线、R-ICA、LH和LHA明显高于轻度POP产妇(P<0.05)。用力状态下LH、LHA与POP分度呈正相关(P<0.05),其余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初产妇顺产后发生POP者,用力状态下LH和LHA明显升高,且与POP分度呈正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小莎  宁苗  黄姝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吲哚美辛栓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缓解促进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航空工业3201医院产科进行剖宫产分娩的2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给予吲哚美辛栓肛塞镇痛。比较两组疼痛和舒适程度评分、术后一般情况,检测两组疼痛介质、泌乳素(PRL)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4、6、12、24、48 h时的舒适度(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较术后1 d下降,β-内咖肽(β-EP)较术后1 d升高,但两组疼痛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自主排尿及初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 h阴道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24 h、48 h的PR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美辛栓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可达到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同样镇痛效果,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方面更突出。
  • 马莉萍  陈美华  殷涛  边成富  何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静脉泵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LIDO)复合丙泊酚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指标、意识恢复及镇痛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9年7月到2021年1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病床号交替随机分配到LIDOⅠ组(n=36, 低剂量LIDO复合丙泊酚治疗)、LIDOⅡ组(n=36, 高剂量LIDO复合丙泊酚治疗)、对照组(n=34, 丙泊酚治疗)。比较三组的围术期情况。结果 LIDOⅠ组及LIDOⅡ组麻醉维持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LIDOⅠ组、Ⅱ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LIDO 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及LIDOⅡ组(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静脉泵注低剂量LIDO复合丙泊酚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维持更加稳定,苏醒质量更佳。
  • 王国增  刘志强  胡际东  焦满静  景宝建  刘素欣  席艺华  郜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孕早期止凝血等参数变化,探讨稽留流产的预警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产科收治的孕早期(5~12周)产妇273例为研究对象,71例健康未孕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早期(5~12周)产妇的止凝血等参数变化,分析各参数对稽留流产的预警效能。结果 与同期正常孕妇相比,稽留流产组FIB显著降低(P<0.01),TT显著升高(P<0.01);(9周前)稽留流产组和正常妊娠(9周前)组的APTT与正常未孕相比显著降低(P<0.01)。ROC分析显示FIB判断稽留流产发生的AUC和临界值为:(9周前)稽留流产组患者0.724(95% Cl:0.648~0.800),2.57 g/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3%,55.8%;(孕9~12周)稽留流产组患者0.945(95% Cl: 0.912~0.979),2.145 g/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1.4%。结论 FIB对于孕早期稽留流产有较好的预警价值,可辅助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 刘纯英  石磊  李娜  张智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应用宫内节育器与雌激素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行TCRS的84例患者资料,按术后预防宫腔粘连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口服雌激素)39例和观察组(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雌激素)45例,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宫腔粘连情况以及术后2年的生殖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子宫纵隔类型以及既往流产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宫腔粘连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A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容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流血、腹痛、乳房胀痛、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S术后预防性应用宫内节育器联合雌激素,可明显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和子宫内膜受容性,值得应用。
  • 秦晶晶  唐振利  孙鸿博  张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孕晚期阴道微生物分布特点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孕晚期PCOS孕妇122例纳入PCOS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产检的孕晚期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采集阴道分泌物样本,检测阴道微生物,对比两组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并分析PCOS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与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结果 PCOS孕妇阴道分泌物以乳杆菌、大肠埃希菌、解脲支原体、表皮葡萄球菌检出比例较高,检出率分别为74.59%、49.18%、30.33%、29.51%,PCOS组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23.77%、51.64%高于对照组13.33%、37.50%(P<0.05);PCOS组孕妇菌群密集度以及阴道微生态失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微生态失衡与未失衡PCOS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微生态失衡PCOS孕妇先兆流产、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发生比例高于阴道微生态平衡PCOS孕妇(P<0.05)。结论 PCOS孕妇孕晚期菌群密集度以及阴道微生态失衡比例均高于正常健康孕妇,且PCOS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可导致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
  • 李燕  张仁琦  马俊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冲洗引流对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68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引流(对照组),100例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冲洗引流(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指标、宫腔引流量、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形态、宫腔再粘连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术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比术前明显增加,并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情况评分均较术前增加,并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月经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的子宫动脉RI、PI值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RI及P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2% vs 82.14%, 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冲洗引流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降低术后宫腔再粘连风险,改善月经情况。
  • 阎慧娟  周艳菲  杨伟伟  何玉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仿生物电刺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容积,以及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形态比例和子宫内膜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仿生物电刺激在薄型子宫内膜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具有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容受性以及有效调控性激素水平等优点。
  • 朱红梅  高蕾  谢冰  刘慧鑫  矫玮  孙秀丽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女性冠状面形态参数在脊柱全长X片与智能三维体态评估系评估的一致性。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144例女性于妇科进行形体评估为受试对象。使用正位全脊柱X片作为冠状位肩膀平衡角(clavicle angle, CA)、脊柱侧弯Cobb角(Cobb)及骨盆平衡角(pelvic obliquity, PO)测量的金标准,再使用智能三维体态评估系统对CA、Cobb及PO角进行测量。使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CA、Cobb及PO角的差值均值分别为-0.2、0.2及0.2,95%的点均在临床可接受的一致性界值内,一致性良好。结论 智能三维体态评估系统在冠状面脊柱角度的测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线片作为测量方法。
  • 短篇论著
  • 郭凌岑  徐可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剖宫产瘢痕部位(CSP)患者应用经阴道手术、腹腔镜手术的疗效以及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外生型CSP患者并随机分为经阴道手术组40例、腹腔镜组40例,对比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差异。根据术中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为大出血组、未大出血组,CSP患者术中大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相比于腹腔镜组,经阴道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大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相比于未大出血组,大出血组患者的病灶最大径线≥30 mm、超声包块分型、腹腔镜手术比例均明显升高且均是CSP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经阴道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CSP患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经阴道手术可获得更高的疗效与安全性,推荐参考超声分型、病灶大小因素进行经阴道手术治疗。
  • 李淑华  宁飞燕  郑慧  王莎宁  卢薇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欣母沛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4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宫腔纱条填埋,n=35例)、B组(宫颈提拉缝合术+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n=33例)及C组(宫颈提拉缝合术+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宫体注射, n=36例)。比较各组的出血量、凝血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C组术后2、24 h的出血量及术后止血时间低于A组、B组(P<0.05)。三组宫缩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24 h的TT、PT、APTT水平较C组明显延长(P<0.05)。三组用药不良反应及术后不良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母沛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可降低前置胎盘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稳定凝血功能。
  • 李婷婷  吴丹  孙博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母血和羊水白介素-6(IL-6)水平对足月胎膜早破(PROM)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预测价值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分娩并取得产后胎盘病理结果的足月PROM孕产妇190例,根据产后胎盘病理结果分为HCA组(86例),非HCA组(104例),比较HCA组与非HCA组母血和羊水IL-6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HCA组母血和羊水IL-6水平均高于非HCA组(P<0.05)。母血和羊水IL-6联合预测HCA的AUC(0.948)大于母血(0.809)、羊水(0.895)各自单独预测(P<0.05)。HCA组孕母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等的发生率均高于非HCA组(P<0.05)。HCA组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出血、脑室内出血(IVH)和脑白质损伤(WMD)等的发生率均高于非HCA组(P<0.05)。结论 足月PROM的HCA孕产妇临产前血清及羊水IL-6水平呈高表达,联合检测母血和羊水IL-6水平有助于及时预测HCA,对及时指导不良妊娠结局的防治意义重大。
  • 孙恒  付群  孙莹  李长新  李小娟  李广太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危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如何提高其母儿保健水平。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应急总医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前10年组(A组)和后10年组(B组),统计孕产妇的高危因素、母婴不良结局等数据,对两组的高危孕产妇诊治结局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其救治经验,讨论提高产科质量的方法。结果 B组高危孕产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01),但产后出血、早产、HELLP综合征、围产儿死亡、早期新生儿死亡、死胎、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P<0.001~0.044)。结论 通过增强管理、提高技术、加强责任和多科协作,可以明显地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救治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最优地保证产科质量。
  • 高兰翠  唐桂娥  张召菊  王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气囊仿生助产及分娩球在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研究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予以气囊仿生助产及分娩球,统计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试产成功产妇产程的进展情况、产妇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不良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73%,阴道分娩率93.33%高于对照组77.27%(P<0.05);研究组第一、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产时、产后2 h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1 min、5 mi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4.44%较对照组22.73%低(P<0.05)。结论 气囊仿生助产及分娩球联合应用可提高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的成功率,明显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呼吸状态,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
  • 张宇雨  唐江萍  卢媛媛  曹云桂  甘晓卫  秦月勤  赵鑫鑫  李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剖宫产(CS)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CS产妇840例,随访769例,失访71例。其中一次CS 480例,二次CS 275例,三次CS 14例,对术后42 d、12及18个月通过门诊或者电话随访B超及月经情况,对PCS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769例产妇术后42 d在不同CS次数的产妇中PCSD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三次CS中PCSD发生率明显大于二次及一次CS(P<0.05),而一次与二次CS中PCS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三次CS中PCSD发生率明显大于二次及一次CS(P<0.05),且二次CS中PCSD发生率大于一次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手术中出血≥500 ml者100例,<500 ml者669例,两者于术后42 d及12个月PCS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时手术中出血≥500 ml者PCSD发生率明显高于<500 ml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当CS术中出血≥500 ml时,随着CS次数的增加而PCSD发生率增加。结论 PCSD的发生率与CS次数及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在多次CS中当出血量≥500 ml时PCSD发生率明显增加。
  • 刘威  黄河  何梦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临床特征资料。依据患者血糖波动检测方式不同将使用CGMS和自我血糖监测患者归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患者1 d内血糖波动、血糖监测的血糖调整情况,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最小值一般处于凌晨0:00-5:59,而最大值在餐前,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最小值一般处于早餐和午餐前,最大值出现在餐后(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达标所用时间与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系统可以实时精确有效地监测血糖水平波动。
  • 杨金霞  李玮芳  马登琴  王奋勤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空腹血清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21(FGF21)、摄食抑制因子(Nesfatin-1)及Apelin-36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的118例24~28周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n=62)和正常组(n=56),依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GDM患者分为A组(5.1 mmol/L≤FPG≤7.0 mmol/L, n=35)、B组(FPG≥7.0 mmol/L, n=27),检测并比较三组受试对象血清FGF21、Nesfatin-1、Apelin-36水平及生化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分析血清FGF21、Nesfatin-1、Apelin-36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组血清FGF21、Nesfatin-1、Apelin-36水平及HOMA-IR高于正常组,且B组高于A组(P<0.05);A、B组HOMA-β低于正常组,且B组低于A组(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FGF21、Nesfatin-1、Apelin-36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356、0.421、0.514, P<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425、-0.751、-0.381, P<0.05)。结论 空腹血清FGF21、Nesfatin-1、Apelin-36水平可能参与GDM病理生理过程,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指导思路。
  • 翟荣银  刘羽  杨冷梅  王道萍  庄雅丽  张世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 HSG)与腹腔镜下输卵管美蓝通液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差异,分析宫腹腔镜诊治术后自然妊娠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HSG诊断输卵管性不孕并行宫腹腔镜诊治术的130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其腹腔镜下输卵管美蓝通液与HSG诊断结果的差异,电话随访术后1年的自然妊娠率。结果 HSG准确度不如腹腔镜,Kappa=0.258,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例经宫腹腔镜诊治术后自然妊娠55例,妊娠率为42.3%,其中2例宫外孕。结论 HSG对输卵管通畅度可作初步诊断,但不能以此确诊;对于年轻、不孕年限短、卵巢功能正常患者,从自然生育和经济价值考虑,可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
  • 王志强  吴剑华  庄伟  王正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来曲唑联合利拉鲁肽对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指标及血清分泌卷曲相关蛋白5(SFPR5)、白介素(IL)-34水平的影响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耐克罗米芬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SH、E2、T-AOC、SOD、GSH、SFRP5水平均显著升高,LH、T、FBG、FINS、HOMA-IR、IL-3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SH、E2、T-AOC、SOD、GSH、SFRP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H、T、FBG、FINS、HOMA-IR、IL-3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OS患者治疗前血清SFRP5水平与SO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FINS、HOMA-IR及IL-34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IL-34水平与SOD均呈显著负相关,与FBG、FINS、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改善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提升血清SFPR5及降低IL-34水平。
  • 李伟  常君  张丽娟  刘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分娩方式对高危产妇分娩结局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安徽省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生产的80例高危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46组)和剖宫产组(34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结局、子宫复旧及子宫复旧有效率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自然分娩组的24 h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住院时间短于剖宫产组(P<0.05);自然分娩组不良结局比例(6.52%)和剖宫产组产妇(1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子宫复旧有效率(91.30%)与剖宫产组(79.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均未见严重窒息,观察组轻度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然分娩有利于促进产妇子宫恢复,降低分娩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推广应用。
  • 高郁森  李露  宋关书  门立立  童小兰  林永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6(IL-6)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治疗的免疫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宫内临床妊娠分为非宫内临床妊娠30例(观察组)及宫内临床妊娠3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IVF-ET启动前外周血Treg、IL-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Treg降低,IL-6升高(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Treg和IL-6是免疫性不孕症患者IVF-ET后能否宫内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IVF-ET启动前外周血Treg、IL-6水平预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IVF-ET宫内临床妊娠效能均高于Treg或IL-6。结论 联合检测IVF-ET启动前外周血Treg、IL-6水平可用于预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IVF-ET宫内临床妊娠。
  • 侯东升  殳姗姗  贾月月  郭艳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40岁以上合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患者应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进行助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聊城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助孕的40岁以上合并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助孕方案的不同及纳入标准共收集到313个周期,分为两组:A组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117个周期),B组为拮抗剂方案组(19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数据。结果 ①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A组的Gn总量、Gn天数、优势卵泡数、获卵数显著多于B组(P<0.05),A组HCG日LH水平、移植周期P水平、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B组(P<0.05);③ 两组实验室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 两组新鲜移植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40岁以上合并DOR的高龄不孕女性,采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可以获得与拮抗剂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促排卵方案的调整似乎不能避免因为年龄因素导致的早期流产的必然性。
  • 朱淑庆  吕菲菲  刘梦泽  季旸  咸雨蔚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在磁电联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SUI 患者,均磁电联合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四维盆底超声记录患者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缩肛状态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SD)、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逼尿肌厚度(DWT)、肛提肌厚度(LAT)、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 治疗后,BND、PUA及URA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均P<0.05);DWT、LAT较治疗前明显增厚(均P<0.05);LHA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四维盆底超声可清楚、直观、动态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磁电联合治疗 SUI 患者疗效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董敏  于大海  李大可  黄腾  赵迪  杨小芳  王婷  马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合并AI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放疗毒性反应、免疫功能变化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21例宫颈癌合并AID患者,其中13例患者行根治性放疗,8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急性毒性反应为Ⅲ~Ⅳ级的患者占28.6%,未出现Ⅲ~Ⅳ级的慢性毒性反应。放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CD4+/CD8+ T细胞百分比, 补体C3/C4及lgM/A/G)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3年OS和DFS分别为80%和73.7%。结论 宫颈癌合并AID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尚可,有放疗适应证的AID患者需接受规范化治疗。
  • 陈驰  程力  秦敏  胡若涵  祖璐  胡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学参数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灶内血流的关系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女性8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转移及病灶内血流的关系。结果 自对照组健康女性的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测显示,子宫大动脉多为点状或小棒状,而观察组患者血流明显丰富,特别是Ⅲ级信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S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Ⅰ期、宫颈癌Ⅱ期、宫颈癌Ⅲ期、淋巴转移的RI逐渐降低,PSV逐渐增加(P<0.05),腺癌、鳞癌与RI、PSV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分期的微血管密度、峰值强度、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渡越时间逐渐增加(P<0.05)。RI、PSV对宫颈癌预测ROC曲线显示,RI的ROC曲线下面积0.689比PSV的0.666大(P<0.05)。结论 自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流灌注定量检测可反映宫颈癌病灶内血流变化及多普勒超检测RI、PSV能够诊断宫颈癌。
  • 施勇  高永星  张素英  李国成  陈梦珠  魏明明  彭丹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补血益母颗粒和芬吗通联用对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对子宫内膜组织中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中、重度I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芬吗通治疗)和实验组45例(患者接受补血益母颗粒联合芬吗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内膜组织中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月经失血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下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宫腔粘连AF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内膜组织Smad3蛋白表达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Smad3蛋白表达水平基本相似(P>0.05)。结论 补血益母颗粒联合芬吗通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下血流循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并抑制Smad3蛋白的表达。
  • 黄涛  黄卓华  雷嘉  郭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采用p16/Ki-67细胞学双重染色检测在宫颈病变分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0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结果为ASCUS、LSIL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分型(HR-HPV)及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分别评价p16/Ki-67细胞学双染、HR-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常用于诊断宫颈中高级别上皮内引发病变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 101例患者中共检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共17例,其中p16/Ki-67细胞学双染、HR-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8.2%、100.0%、88.2%,特异度分别为67.9%、10.7%、67.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5.7%、18.5%、35.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100.0%、96.6%。高危型HPV分型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却极低,p16/Ki-67细胞学双染、HR-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分级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的p16/Ki-67双染检测可作为宫颈病变分级管理的分流手段,重视其阳性结果可有效减少HSIL的漏诊率,而对于其阴性结果,可暂不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减少病患的损伤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病例报告
  • 左璇  解艳红  杨开选  唐霄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金娟  韦晓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华艳  冯悦明  钟伟兰  李晓明  朱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田雪  张慧娟  申永梅  常颖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第二常见的血液病,发病率为5%~10%。尽管妊娠期诊断出的血小板减少症病程通常较轻,但也有报道称其与较高的早产率和胎盘早剥相关。怀孕期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涉及多种生理或病理条件,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子痫前期、肝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低综合征等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妊娠期间不同诊断下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巩春杰  王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妊娠中期胎盘前置状态是指妊娠28周以前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发病率为5%。随着孕周的进展胎盘前置状态的转归不同,90%在分娩前胎盘位置恢复正常,但仍可致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高。尽早识别胎盘前置状态转归的影响因素以及转归后围产结局,对于后续超声随访时间的选择、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娩时必要预防措施的应用十分重要。
  • 常晓英  刘阿慧  曾海京  张学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环境致病因子,可与人体内相关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基因转录及干扰信号通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近年来,EDCs暴露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做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