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 全选
    |
    述评
  • 戴一博 王建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是妇科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逐渐在临床诊疗中凸显出重要价值。自2013年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提出以来,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TransPORTEC分型、ProMisE分型等简化模型并加以验证,进一步推动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其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手术途径选择及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我国开展仍不广泛,临床应用重视不足。本文就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发展概况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 论著
  • 齐月  许天敏  赵丽苹  顾宁宁  王鑫  王晓君  祝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筛查方法在筛查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 LS)相关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优缺点及就诊于本院人群LS-EC的发生率、不同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01例EC患者的病理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MMR蛋白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检测法(MSI)检测和MMR基因二代测序(NGS)。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及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101例EC患者中,经NGS检测确诊LS 8例,发生率为7.90%。IHC法筛查发现28例患者存在MMR蛋白表达缺失,其中7例确诊LS,1例发生漏诊;MSI法筛查发现13例患者存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其中3例确诊为LS,5例漏诊;两者联合检测可将所有LS患者全部筛出。结论 IHC、MSI、两者联合检测筛查LS-EC的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因联合检测费用较高,因此推荐单独IHC法筛查作为临床首选筛查方法。
  • 王莎  李 萌  梁华茂  郭红燕  韩劲松  张璐芳  李华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是否应将网膜切除纳入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手术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术后病理诊断为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患者网膜转移情况及与患者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附件受累及淋巴结阳性的关系。结果 115例行网膜切除或活检的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网膜转移者17例(14.8%),其中4例为镜下转移。网膜转移发生率最高者为癌肉瘤(21.4%, 3/14)。附件受累和淋巴结阳性与网膜转移有关(P=0.000, 0.039)。结论 网膜转移在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并不少见,网膜切除应作为Ⅱ型子宫内膜癌手术的一部分。
  • 李琳  赵倩  郝璐瑶  马姝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1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是否形成盆腔淋巴囊肿将患者分为发生淋巴囊肿组(n=40)与未发生淋巴囊肿组(n=14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切除范围及数目、术后同步放化疗、体质指数(BMI)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切除范围及数目、术后同步放化疗、BMI的OR值均>1,是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分期、淋巴结切除范围及数目、术后同步放化疗、BMI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
  • 毕蕙  米兰  徐子杰  张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50岁子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HSIL+)患者子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管搔刮术(ECC)在预测HSIL+残留/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0岁行子宫颈锥切术,且在锥切术后行ECC,并有至少6个月随访结果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锥切术后ECC预测HSIL+残留/复发的作用。结果 151例患者中,锥切术后HSIL+残留/复发率为13.91%(21/151),其中切缘阴性者为7.27%(8/110),切缘阳性者为31.71%(13/4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锥切术后ECC阴性患者HSIL+残留/复发率为6.35%(8/126),阳性患者为52.00%(13/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切缘及锥切术后ECC双阴性患者、任一阳性患者、双阳性患者中HSIL+残留/复发率分别为4.00%(4/100)、22.22%(8/36)和60.00%(9/1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切缘阴性及切缘阳性患者中,锥切术后ECC阴性与阳性者HSIL+残留/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及P=0.01);在锥切术后ECC阴性及阳性者中,切缘阴性与阳性者HSIL+残留/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及P=0.43)。结论 ≥50岁女性子宫颈HSIL锥切术后ECC阳性者中HSIL+残留/复发风险极高,应加强管理。
  • 陈素贤  谭琦  马炀斐  谷泽慧  李琪  艾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综合评价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 TCT)与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p16INK4a immunocytochemistry, p16INK4a ICC)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 clinical trial,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纳入有关p16INK4a ICC及TCT筛查子宫颈癌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实验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2 694例患者,TCT与p16INK4a ICC筛查的合并敏感度为86%(95%CI: 77%~92%)和90%(95%CI: 81%~95%),合并特异度为64%(95%CI: 48%~78%)和79%(95%CI: 69%~86%),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4(95%CI: 1.6~3.6)和4.2(95%CI: 2.8~6.3),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21(95%CI: 0.13~0.34)和0.13(95%CI: 0.06~0.25),合并诊断比值比为11(95%CI: 6~22)和33(95%CI: 13~8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和0.91。结论 子宫颈癌筛查中应用p16INK4a ICC检测较T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避免漏诊。
  • 张柏辉  曹志星  陈仁柳  汪丽娟  郑巧丽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和上皮及基质中的免疫细胞分布定位和密度的差异。方法 根据抗体抗原特异性反应原理,采用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CD)系列细胞检测55例不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分析其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同时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分析T淋巴细胞(CD4+T,CD8+T)在64例不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组织上皮及间质的定位和密度分布。结果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患者外周血CD4+T及CD8+T数均较低,分别为(479.13±229.65)个和(378.00±231.74)个,而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 HSIL)患者CD4+T及CD8+T数分别为(816.30±284.65)个和(668.75±268.92) 个,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T及CD8+T数分别为(824.80±330.65) 个和(564.00±58.31) 个。子宫颈LSIL患者血清中IL-17浓度高于HSIL患者(P<0.05)。CD8+T细胞在子宫颈癌组织上皮及间质中均高于对照组、LSIL及HSIL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在癌组织的基质中高于对照组、LSIL及HSIL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全身免疫及病变局部上皮及基质中存在免疫功能异常,CD8+T细胞与CD4+T共同调控子宫颈病变上皮细胞,并且子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与机体的细胞炎症因子存在关联。
  • 李广学  杨锴  刘岩  王志启  邓浩  臧荟然  王偲  王建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带蒂腹直肌肌瓣用于盆腔廓清术盆底修复重建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妇科恶性肿瘤行盆腔廓清术后带蒂腹直肌肌瓣盆底修复重建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的年龄39~68岁(中位年龄57.5岁),其中2例采取部分带蒂腹直肌肌瓣转移盆底重建术,6例采取全长带蒂腹直肌盆底重建术。重建时间为60~90 min。术后1例出现输尿管瘘,行再次手术修复;术后2例出现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好转;2例出现腹壁切口感染,清创后伤口愈合。术后随访2~13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1例于术后4个月因癌症复发死亡,7例存活。8例患者无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晚期并发症及早期及晚期肌瓣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带蒂腹直肌肌瓣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快速的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方式。
  • 王晓茜  张蕾  孙晓彤  廖秦平  刘瑛  王颖  黄振宇  吕涛  朱云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女性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及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门诊就诊的女性32 046例,对其阴道微生态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 046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
    2 790例(8.71%),阴道微生态异常者29 256例(91.29%)。其中在阴道微生态异常中,单纯性阴道炎占23.14%(7 417/32 046),混合性阴道炎占9.63%(3 085/32 046)。单纯性阴道炎以细菌性阴道炎 (BV)为主(9.29%, 
    2 976/32 046),其次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8.93%, 2 863/32 046)。混合性阴道炎以BV+需氧菌性阴道炎(AV)为主(6.29%, 2 016/32 046),BV+VVC居第二(2.03%, 649/32 046)。不同年龄段单纯性及混合性阴道炎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在诊断阴道炎症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可以提高混合性阴道炎的诊断率。
  • 侯艳茹  贾莹莹  王艳槟  沈浣  韩红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剂量来曲唑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微刺激方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02例行来曲唑微刺激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的POR患者。其中接受高剂量来曲唑(7.5 mg/d×5 d)为高剂量组(n=50),接受常规剂量来曲唑(5 mg/d×5 d)为常规剂量组(n=52)。结果 高剂量组年龄和基础FSH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窦卵泡数(AFC)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短于常规剂量组(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E2水平显著降低(P<0.05),获卵数低于常规剂量组,但卵子MⅡ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每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55.56%, 50%)和活产率(55.56%, 37.5%)有所增加,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高剂量来曲唑的微刺激方案对于POR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有一定的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卵巢储备更差的POR患者,可能通过改善卵母细胞质量,MⅡ率高提示卵泡质量有改善,使这部分患者从中获益。
  • 张秦  杜爽  冯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14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分析。按照术后疼痛程度分为中重度疼痛组(63例),轻度疼痛组(37例);并按手术涉及脏器数分为三组:单脏器手术(45例)、双脏器手术(30例)、3个及以上脏器手术(25例)。进行术后问卷调查,比较术后72 h轻度疼痛与中重度疼痛组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术前疼痛、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镇痛用药及疼痛对患者活动及睡眠影响。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脏器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80.00%, 20/25)高于单脏器手术(51.11%, 23/45)及双脏器手术(66.67%, 20/3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术前疼痛状态、BMI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多脏器手术(OR=7.541, 95%CI: 2.035~27.952, P=0.0025)、镇痛药用量(OR=1.097, 95%CI: 1.009~1.193, P=0.0303)是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并且术后调查问卷显示,疼痛显著影响患者的活动及睡眠(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多脏器术后疼痛发生率高,疼痛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活动与睡眠,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进行疼痛管理。
  • 李明珠  李静然  连祎晓  魏丽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子宫颈癌筛查被引用最多的40篇SCI文章。方法 在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2011年至2021年间检索关键词“子宫颈癌筛查”或“细胞学”和“子宫颈”或“HPV检测”,按总被引次数排名,根据出版年份、作者、国家、被引次数、研究类型和研究领域,对排名前40的文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这40篇论文共被引13 380次,中位被引321.5次(范围15~922次)。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是Ronco G等的《以HPV为基础的筛查预防浸润性子宫颈癌的疗效:四项欧洲随机对照试验的随访研究》,共被引922次。Lancet onclogy是发表论文最多、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期刊。Mark Schiffman和Mark Arbyn是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2位作者。引用最多的是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共识类文章,单篇论文平均被引分别为642、464.3次。结论 对过去10年子宫颈癌筛查中被引用最多的40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指南是最常被引用的类型。
  • 左鹏  杨京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合并妊娠患者的母儿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建档并住院分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合并妊娠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建档分娩的单胎妊娠122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甲功)情况将研究组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及甲功正常组。结果 57例患者共61次妊娠,共获得活产新生儿56例。因胎儿畸形妊娠中期引产4例,难免流产1例。活产新生儿中,阴道分娩34例(60.7%),剖宫产22例(39.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及胎儿畸形发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亢患者1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3例,甲功正常患者44例。与正常组比较,亚临床甲亢组及亚临床甲减组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合并妊娠患者妊娠并发症增加,应加强妊娠期对母儿并发症的监测,以期改善母儿结局。
  • 杨燕  顾宁  周燕  王志群  戴毅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级别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PAS)保留子宫术后的近远期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75例PAS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问卷调查表,于2020年1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平均产后随访12.0个月的58例患者纳入分析。将术中诊断PAS-1至PAS-3a级者作为≤PAS-3a组(37例),术中诊断为PAS-3b和PAS-3c级者作为>PAS-3a组(21例)。结果 >PAS-3a组的产后出血、红细胞输注等显著高于≤PAS-3a组(P<0.05),但两组月经恢复情况、恶露持续时间、喂养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3a组和≤PAS-3a组输卵管结扎率分别为81.0%(17/21)和75.7%(2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PAS-3a组中新发慢性盆腔痛或尿失禁率为23.8%(5/21),高于≤PAS-3a组的8.1%(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结论 不同级别PAS保留子宫术后近期并发症差异明显,6个月以上的远期并发症差异不大。
  • 杨京晶  梁梅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不同经阴道宫颈环扎手术方式患者母儿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因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69例患者,其中行Shirodkar宫颈环扎手术37例作为研究组;行McDonald宫颈环扎手术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体质量增加较大[(12.66±6.00) kg/m2, (9.21±5.79) kg/m2; 
    P=0.022]、手术时间长[47 min (41~60 min), 20.5 min (17~37.5 min); P<0.001]、拆线孕周晚[36.71周(36.14~37周),34.43周(24.32~36.75周), P=0.003],分娩孕周大[38.9周(36.3~39.8周),35.0周(30.1~39.0周),P=0.005],妊娠≥28周(91.9%, 68.8%, P=0.028)、≥34周(81.1%, 59.4%, P=0.036)、≥37周(67.6%, 37.5%, P=0.016)分娩的发生率更高,计划分娩的比例高(43.2%, 12.5%, P=0.006),环扎失败率低(8.1%, 31.3%, P=0.028)。两组早产因素的多变量回归分析提示,Shirodkar宫颈环扎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保护因素(OR=0.063, 95%CI: 0.008~0.492, P=0.008)。结论 Shirodkar宫颈环扎在降低宫颈环扎术后早产方面优于McDonald宫颈环扎术。
  • 魏俊  王雁  刘国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15例前次妊娠为子痫前期的单胎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再次妊娠结局分为子痫前期组(71例)和非子痫前期组(44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子痫前期复发的关系。结果 ① 本次妊娠中,两组在妊娠前血压、妊娠前体质指数(BMI)、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入住NICU、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妇血生化指标(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尿酸、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两组在前次妊娠子痫前期的诊断孕周及妊娠前慢性血压高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再次妊娠前收缩压是子痫前期复发的危险因素(OR=1.135, 95%CI: 1.067~1.205, P=0.000)。结论 再次妊娠前收缩压水平是预测子痫前期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 綦越  崔世红  刘灵  职云晓  刘贝贝  汪田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信号转导因子(Smad4)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3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和30例健康孕妇胎盘组织中Smad4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情况。结果 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Smad4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si-Smad4 NC组)相比,沉默Smad4后,HTR-8/SVneo细胞侵袭力和迁移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Smad4表达明显升高,并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 陈丽  赵应梅  龚薇  柯慧慧  胡花  戴海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STOX1(storkhead box1)基因在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细胞模拟的滋养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细胞株模拟滋养细胞,构建过表达/敲除STOX1基因稳转细胞系模型,实验组及对照组加入0.05 mmol/L阿司匹林,采用Transwell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相关炎性、缺氧、凋亡因子的表达、生物学行为、分子生物学的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过表达STOX1滋养细胞组中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B淋巴细胞瘤-2(Bcl-2)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炎性反应相关因子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及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敲除STOX1后HIF-1α(P<0.01)、eNOS(P<0.05)、iNOS(P<0.001)、抗凋亡基因Bcl-2(P<0.01)表达升高,而炎性反应NF-κB(P<0.05)、TNF-α(P<0.01)、IL-8(P<0.01)及Caspase-3(P>0.05)水平均表达降低。结论 STOX1诱导JEG3细胞系炎性反应、促进缺氧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阿司匹林可能抑制STOX1的作用,减少JEG3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滋养细胞缺氧,敲除STOX1与使用阿司匹林具有协同的作用。
  • 短篇论著
  • 冯淑娴  张春贤  岳小珍  滕维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甘肃地区胎儿引产相关因素、引产胎儿畸形发生率和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78例住院引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同期住院分娩正常新生儿产妇中按年龄段分层随机抽样,2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出生缺陷风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 胎儿引产率为3.69%(478/12 945),其中治疗性引产占60.67%(290/478),包括出生缺陷140例(48.28%),主要为心血管畸形(29.29%, 41/140)、颜面畸形(26.43%, 37/140)和泌尿系统畸形(13.57%, 19/140),计划外妊娠引产率39.33%(188/478)。高龄、吸烟史、不良孕产史及未规范产前检查是胎儿畸形或死胎等治疗性引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出生缺陷和死胎是甘肃地区治 疗性引产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年龄、不良孕产史、吸烟史、未规范产前检查等高危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非医学需要的引产。
  • 何雪梅  梁慧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9例,其中14例行改良式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改良组);15例行传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传统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数等。结果 改良组14例患者中,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妊娠早期流产1例;早产1例;妊娠足月12例,经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1例。传统组15例患者中:妊娠早期流产2例;妊娠中期流产1例,经阴道分娩;早产3例,经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例;妊娠足月9例,均行剖宫产。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率及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可减少剖宫产率和产时出血量,有利于孕产妇的恢复。
  • 倪萍  杨微涛  李寒梅  唐慧  赵丽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减胎治疗复杂性双胎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行RFA治疗的9例复杂性双胎孕妇及同期32例无严重并发症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孕妇临床资料,分析RFA手术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9例RFA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1例于手术当天发生死胎,1例术后2周胎膜早破流产,其余7例孕妇均已分娩活婴。RFA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感染、羊水渗漏及发热等副作用。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分娩孕周、早产率、活产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胎组中3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低于未减胎组(7.1%, 27/31) (P<0.05)。RFA术后新生儿随访至2021年3月,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RFA安全、微创、可有效改善母胎妊娠结局。
  • 王晶雪  陈芳  马媛媛  刘麒薇  臧春逸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9年北京妇产医院20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8.8±5.71岁,15例曾有子宫肌瘤病史,早期临床表现类似于子宫肌瘤,12例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术前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术中表现为肌瘤样外观(10例),或沿盆腔血管走形的串珠样、条索状、蠕虫样结节(7例),冰冻病理诊断率低(1例)。绝大多数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19例)。术后17例平均随访28.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易误诊,治疗首选全子宫切除术,完整切除病灶可显著减少复发,疾病早期预后良好,术后需定期随诊。
  • 王宇  侯鑫楠  陆叶  单学敏  肖冰冰  张蕾  王晓庆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执行新产程后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并进行产后盆底复查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共1 484例,其中2014年前执行旧产程者738例,2014年后执行新产程者74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产时及产后盆底复查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产后盆底肌力差异,拟合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执行新产程前比较,执行新产程后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01);产妇的Ⅰ类盆底肌力(2.91±2.17; 2.76±2.28)有下降(P=0.013),而Ⅱ类肌力(2.98±2.08; 3.09±2.10)与执行新产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 分娩镇痛是产后盆底功能的保护因素(P=0.031),产钳助产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27)。结论 执行新产程后产程时间明显延长,I类盆底肌力较前下降,但Ⅱ类盆底肌力不受影响。
  • 张丽  张素芝  王树松  杜丽荣  董九华  孙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为5组:过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肥胖前期组、Ⅰ度肥胖组和Ⅱ度肥胖组。比较5组基础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① 5组患者基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5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5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25羟维生素D3(25-OH-VD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PCOS患者糖、脂代谢相关参数与BMI有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BMI对PCOS患者的基础性激素和糖脂代谢产生不同影响,高BMI对PCOS糖脂代谢产生的影响更明显。
  • 张育军  梁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混合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采用Western Blot以及ELISA的方法观察外源性给予HCY和叶酸对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HCY能够显著提高颗粒细胞内p38MAPK、磷酸化ERK1/2的活性,50 μM HCY显著地促进颗粒细胞分泌孕激素,而加入叶酸能够显著降低孕激素的水平,叶酸单独作用与叶酸+HCY共同作用相比,颗粒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浓度HCY能够明显影响小鼠颗粒细胞孕激素的分泌,同时给予叶酸后能显著减低孕激素的分泌。叶酸与HCY同时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并不能改变高HCY所致的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的下降。
  • 张露平  杨保军  李晶华  郭蕾  张生澎  冯力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sm, UAE)术后宫腔粘连患者的生殖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诊治的UAE合并重度宫腔粘连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给予药物治疗8周后,再行宫腔粘连分解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随访患者治疗前后月经,美国生育学会(AFS)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9例患者中,术前5例闭经,4例月经减少,治疗后5例月经较前改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中位数分别为3 mm(2~3.5 mm)和4 mm(4~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FS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10分(10~12分),9分(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妊娠,其中1例自然妊娠后于6周自然流产,另1例胚胎移植后足月剖宫产分娩。结论 UAE术后宫腔粘连患者的生殖预后较差,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要谨慎选择使用。
  • 罗娜  孙蔚林  罗成  李卫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盆腔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5个组,每组8只。分为模型组(单纯构建盆腔炎模型大鼠)、治疗组(构建盆腔炎模型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溶液30 mg/kg, 3 d)、对照组(构建盆腔炎模型大鼠后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生理盐水)、空白组(正常饲养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理)和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腹和关腹)。对各组大鼠进行子宫组织学、外周血白细胞、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状态评估,以及子宫组织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炎症反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中心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较模型组出现降低(P<0.05);且治疗组大鼠血清肿瘤破坏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浓度水平也均较模型组出现降低(P<0.05)。经30 mg/kg白藜芦醇腹腔注射后,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和IL-8的浓度水平值均较模型组出现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TNF-α、IL-1β、IL-6和IL-8蛋白的表达值也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抑制盆腔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白细胞的增值活化有关。
  • 病例报告
  • 张红霞  宋雪凌  张佳佳  梁靓  王丽颖  马彩虹  刘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罗红学  王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于博  江元慧  赵扬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敖梅红  李隆玉  邓旭情  王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哲  张歆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宗丽菊  于双妮  向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提出了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随后有学者在此TCGA分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的分子分型方法。其分子分型在评估患者预后、制定辅助治疗策略及筛选肿瘤免疫治疗受益者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得到了病理学家、妇科肿瘤及放疗科医生的认可,被正式写入了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和第5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分类,这意味着子宫内膜癌分子时代的正式到来。本文主要对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基于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目前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
  • 康南  沈丹华  王建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其预后与发病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有关。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分子分型是在传统组织病理分型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目前已经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期望通过更精准的分子分型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给更多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带来希望和曙光。
  • 蔡娥  王帅  昌晓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月经性气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以往因临床罕见一直被忽视,存在延迟诊断及反复发作等问题。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密切相关,随着临床及基础研究的进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理念有了重大进展,对月经性气胸有着重要提示作用。本文就月经性气胸研究现状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 刘艳华  杨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绝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提示雌激素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情况下,雌激素可通过保护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抑制细胞凋亡、减轻氧化应激等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减小梗塞面积和促进缺血后的心肌恢复,显示了雌激素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益作用,本文综述了雌激素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一级预防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赵雪晴  李蓉  王永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发生流产、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增高。这可能与高雄激素、子宫内膜容受性、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炎症、免疫细胞迁移等因素有关。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二甲双胍等治疗,全面系统的孕前评估,加强孕期保健和管理,可以提高妊娠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 专家共识
  • 赵超 毕蕙 赵昀 耿力 刘军 沈丹华 李双 尤志学 李明珠 李静然  孟元光 张国楠 隋龙 常淑芳 魏丽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是子宫颈癌的前驱病变,包括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原位腺癌。对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规范管理是子宫颈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和中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共识中阐释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定义、转归、阴道镜评估的意义、治疗方法、管理流程、治疗后的管理、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子宫颈病变治疗后HPV疫苗接种的相关问题等,规范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管理,以便对临床医师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