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15
  

  • 全选
    |
    述评
  • 赵超 李明珠 魏丽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为实现全球消除子宫颈癌的战略目标,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进。本文将针对子宫颈癌的二级预防中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分流、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管理的难点,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如何实施子宫颈癌的筛查及对组织学确诊的子宫颈病变进行精细化管理。
  • 论著
  • 黄竹航 何剑锋 苏家立 欧志强 刘桂秀 付蓉 寿琼 郑明寰 Thomas Group Alain Luxembourg 廖雪雁 张吉凯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quadri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qHPV; HPV6/11/16/18型,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3493542)于2017年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适用于20~45岁女性。这项开放性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并比较9~19岁和20~26岁中国境内女性四价HPV疫苗自第1剂接种至第7个月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9~26岁的受试者分别于第1天、第2个月和第6个月接种3剂次四价HPV疫苗。使用竞争性荧光免疫检测法(cLIA)分析首剂接种当天和第7个月时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抗-HPV6/11/16/1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血清抗体阳转率。记录接种后30 d内的注射部位不良事件和全身性不良事件以及整个研究期间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66例接种至少1剂受试者(9~19岁组与20~26岁组各383例)。两个年龄组中所有符合免疫原性方案的受试者在第7个月时,疫苗所含四种HPV型别均产生血清学抗体阳转。9~19岁年龄组受试者在第7个月时产生的抗-HPV6/11/16/18 GMT值非劣效于20~26岁组受试者。9~19岁年龄组中,分别有36.6%和49.3%的受试者报告注射部位不良事件和全身性不良事件,20~26岁年龄组受试者中注射部位和全身性不良事件比例分别为40.7%和54.8%。没有发生疫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无受试者因不良事件终止研究,无死亡病例的报告。结论 9~19岁中国境内女性中接种3剂次四价HPV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非劣效于20~26岁年龄组。该疫苗在研究人群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 陆妹英 易驰喆 张雪梅 李婷 以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代杂交捕获定量分型技术(DH3)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含量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病理科同时进行DH3和TCT宫颈筛查的女性患者4 01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4 013例患者中,DH3检测阳性1 666例,阴性2 347例;TCT阳性1 066例,阴性者2 947例;病理学检查阳性237例,阴性1 431例。DH3定量检测中,HPV含量高于10的病例与病理学检查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相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病例上稍有偏差,多数病例HPV含量处于临界值。结论 HPV病毒含量检测联合TCT 筛查宫颈癌可以降低单项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对误诊和漏诊病例进行重新审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流和级别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李娜 张改花 李娇 朱广侠 赵静妮 付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人乳头瘤病毒L1(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型HPV(HR-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 094例为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各组HPV L1壳蛋白表达水平、HR-HPV和TCT检测阳性率。结果 TCT检测阳性率与HR-HPV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共检出正常或炎症179例(对照组)、CIN 1组26例、CIN 2组44例、CIN 3组40例和宫颈癌组21例,宫颈癌组的TCT检测阳性率和HR-HPV阳性率最高,HPV L1壳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HPV L1壳蛋白联合HPV分型、TCT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AUC值分别为0.897和0.804(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HPV分型和TCT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丁鑫 王乾印 马亮亮 杨发珍 张忠菲 张元芳 祁元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08例宫颈癌女性(宫颈癌组)及3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ANA水平,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与血清ANA表达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A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核仁型抗体和斑点型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ANA阳性滴度为1∶320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年龄均为影响ANA表达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女性血清ANA阳性率均较高,荧光图形分布以核仁型、斑点型为主,抗体滴度均较正常人高,且随年龄增加、临床分期的进展及分化程度恶化,ANA阳性率提升,需重视对ANA高滴度宫颈癌女性病情的关注,以防止病情恶化,改善其预后。
  • 王宇 宋淑芳 赵晓峰 张蓉 张慧娟 赵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和探讨2011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宫颈癌患者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为内蒙古中部地区重点人群宫颈癌的预防、筛查、治疗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内蒙古中部地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 318例宫颈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内蒙古中部地区近年患病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② 平均发病年龄(51.25±10.91)岁,10年间总发病高峰年龄组为46~50岁组,发病年龄无明显年轻化趋势;③ 患病人群以汉族为主,农村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城市患者,占72.84%;职业多为农牧民及无业人员,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但近年来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比例有升高趋势;④ 病理类型多为鳞癌;临床病理分期Ⅰ期患者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而Ⅱ期及Ⅲ期患者有减少趋势。结论 近10年间内蒙古中部地区宫颈癌患者人数逐年降低,发病年龄无明显年轻化趋势,临床期别呈早期化趋势。
  • 李慢 周新刚 张亮 马志园 李娜 王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危型HPV在上述病变中的感染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正常组(31例)、LSIL(42例)、HSIL(61例)和宫颈鳞癌(91例)5-hmC的表达和高危型HPV感染率。结果 5-hmC阳性率在正常组、LSIL、HSIL以及宫颈鳞癌组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46, P=0.000);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病变的加重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64, P=0.000);5-hmC和高危型HPV感染率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r=-0.512, P=0.000)、(r=0.541, P=0.000);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315, P=0.000)。结论 5-hmC的表达水平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诊断具有鉴别意义并且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促进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鳞癌的转化。
  • 陈定宝 张焕 孔方舟 江倩 孙秀丽 沈丹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颈淋巴瘤样病变(LLL)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LLL20例,髓细胞肉瘤5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进行分析。结果 中位年龄45岁,9例小于40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宫颈黏膜表层可见炎症细胞及淋巴细胞,灶片状大细胞。CD20、CD3、CD138等部分阳性,Kappa、Lambda无轻链限制性。随访均健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位年龄54.5岁,6例为绝经后。临床表现:阴道出血,宫颈肿物等。可见弥漫增生的淋巴样细胞,髓细胞肉瘤细胞原始,表达MPO、CD43、CD117等。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原始,表达CD20、PAX5、TdT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表达CD20。5例死亡(50%)。结论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预后良好,应与淋巴瘤鉴别。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对于诊断女性生殖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具有重要作用。
  • 张娟 张栋栋 徐蕾 彭德强 翟康路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家族、信号转录与转录激活子1(STAT1)、调节转录因子1(ELK1)核表达对中晚期宫颈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78例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分为宫颈癌组(n=78)、正常组(n=30),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随访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各组宫颈组织转录因子NF-κB家族(c-Rel、p50、p65)、STAT1、ELK1核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c-Rel、NF-kB p50、NF-kB p65阳性表达率、ELK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STAT1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低(P<0.05)。78例患者,存活率41.03%,死亡组、存活组FIGO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NF-κB家族c-Rel、NF-kB p50、NF-kB p65阳性表达率、ELK1阳性表达率、STAT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NF-κB家族阳性表达、ELK1及STAT1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转录因子NF-κB家族、STAT1、ELK1核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转录因子NF-κB家族、STAT1、ELK1或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潜在靶基因。
  • 张凯 闫晔 郭飞 刘玉林 王颖梅 薛凤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EC)的疗效及比较NACT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CS)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诊治的100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ACT组21例,PCS组79例。结果 NACT组总化疗有效率为61.9%;与PCS组相比,NACT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214.29 ml vs 392.78 ml,P=0.027)、术后并发症低(19.0% vs 45.5%, P=0.026)、平均住院时间更短(中位时间17.53 d vs 24.55 d,P=0.001)、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低(52.38% vs 93.44%,P<0.001),而平均手术时间、腹水量、是否输血、最佳减瘤手术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Kaplan-Meier显示两组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9.01个月vs 75.02个月;P=0.601)及(67.86个月 vs 72.40个月;P=0.351)。结论 对于术前评估不能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或者合并症多,体能状态较差的中晚期EC患者,NACT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治疗。
  • 陈芳 张颖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子宫切除术后不同病理类型盆腔包块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后发现盆腔包块,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行手术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最常见病例类型为盆腔炎症性疾病39.3%(22/56),其次为卵巢良性肿瘤19.6%(11/56)、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1%(9/56),卵巢输卵管瘤样病变12.5%(7/56),卵巢输卵管恶性肿瘤8.9%(5/56)。盆腔炎症性疾病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发病时间距离子宫切除后年限及发病年龄低于其他组(P<0.05)。盆腔炎性疾病组盆腹腔手术次数多于其他组(P<0.05)。随着子宫切除术后间隔延长,卵巢良恶性肿瘤比例增加。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病理类型多样,以良性为主,术后5年以上出现的盆腔包块,多为卵巢肿瘤,建议尽早手术。
  • 赵雪燕  李卫民  徐云  赵辉  李春霞  冯力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和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的手术指征及生殖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156例纵隔子宫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6年,分析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结果 ① 25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预防性切除子宫纵隔,术后22例(88.0%)妊娠,其中16例分娩(64.0%),6例流产(24.0%);② 术中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综合征。术后无妊娠期子宫破裂发生。发生宫腔粘连5例(3.2%),均为轻微粘连;③ 不孕率、自然流产、稽留流产率分别由术前的21.9%、22.8%、29.8%降至8.4%、10.8%、7.2%,足月分娩率及活产率由术前的1.8%、2.6%升至66.3%、69.9%,术后妊娠率72.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诊断为子宫纵隔并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性切除子宫纵隔;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手术(TCRS)微创、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其妊娠结局。
  • 周敏  袁渊  朱明  卢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癌抗原CA 125、CA153和CA199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
    3月陕西省肿瘤医院的98例卵巢癌患者为样本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化疗,评估两组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2.34%和52.17%(P<0.05);3个疗程后两组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两组外周血CD4+和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CD8+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降低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同时有利于减轻免疫功能损害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吕哲  崔建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锦州地区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特点及建立参考值。方法 选择辽宁省锦州地区150例妊娠早期女性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50例健康非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罗氏检验平台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随访并记录所有妊娠女性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FT3、FT4、TgAb和TPO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SH参考值为(0.07~2.49)mIU/L、FT4参考值为(13.30~20.65) pmol/L。对所有妊娠女性跟踪随访中位数为32周,150例妊娠女性均为活产,其中140例(93.33%)顺产,仅出现早产1例(0.67%)、胎儿宫内窘迫1例(0.67%)、胎儿生长受限2例(1.33%),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为(3212.97±276.75) g,Apgar评分为(9.65±0.22)分。结论  锦州地区妊娠早期女性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血清FT3、FT4、TgAb和TPOAb水平则明显升高,当地需建立妊娠妇女早孕期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
  • 关英霞  蒋蕾  尹洁  马静  史丽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Rab27a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及对二者做相关性分析,探讨Rab27a和E-cadherin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因复发性流产行清宫术的患者66例为实验组,同期因意外妊娠要求终止的50例为对照组,术后取蜕膜组织作为检测标本。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分别检测蜕膜组织中Rab27a和E-cadherin表达水平,并对两者表达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 复发性流产与年龄、体重指数、痛经、妊娠时间及辅助生殖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红蛋白数、白细胞数、孕次、产次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Rab27a在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E-cadherin在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Rab27a与E-cadherin在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Rab27a在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呈现高表达,E-cadherin呈现低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ab27a可能通过降低E-cadherin的表达从而参与复发性流产的致病过程。
  • 胡小娜  郭敏  熊杰  刘莉  张桂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中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子痫前期及胎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健康孕妇各1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孕妇孕20~24周的血液标本,测定血清PLGF、sFlt-1、sEng、sCD40L水平,对比检测结果。跟踪子痫前期孕妇的围产结局,对比不同围产结局孕妇的各项血清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血清PLGF水平更低,sFlt-1、sEng、sCD40L水平更高(P<0.05)。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与PLGF水平均呈负相关,与sFlt-1、sEng、sCD40L、Hcy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相比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与各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更强。胎儿妊娠结局良好162例(84.38%),结局不良30例(15.63%)。结局不良组的PLGF水平显著低于结局良好组,sFlt-1、sEng、sCD40L、Hcy水平显著高于结局良好组(P<0.05)。子痫前期患者胎儿不良结局与PLGF水平呈负相关,与sFlt-1、sEng、sCD40L、Hcy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子痫前期的发生、进展及围产结局均与血清PLGF、sFlt-1、sEng、sCD40Ly水平密切相关,监测孕中期血清PLGF、sFlt-1、sEng、sCD40L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评估子痫前期病情程度、预测胎儿不良结局提供参考依据。
  • 樊金焱  方云云  纪艳珍  李玮  杨德胜  张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离培养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探究GBS感染后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产科分娩的GBS阳性孕妇和正常孕妇,以及育龄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探究IL-1、IL-6、IL-8、TNF-α、CRP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GBS感染组外周血单核细胞IL-6(102.22±98.62) ng/L和IL-8(98.17±87.12) ng/L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IL-6(24.62±53.14) ng/L、IL-8(20.25±30.11) ng/L和育龄期妇女组IL-6(22.13±56.23) ng/L、IL-8(17.12±20.63) ng/L(P<0.001)。GBS感染组新生儿发病率为20.0%,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0.0%; P<0.05)。结论 GBS感染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和IL-8炎症因子表达显著上升,且新生儿发病风险增加,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 张驰  魏丽荣  陈璎珞  张耀庭  迟学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与集体宣教讲课两种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管理作用。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GDM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集体宣教讲课)和研究组(54例,个体化营养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增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新生体重有无区别,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G)],对比两组母体及围产儿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BMI、体重增长、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Alb、PA、HBG无明显区别(P>0.05);研究组母体及围产儿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纯集体宣教讲课,个体化饮食指导及管理可显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GDM血糖水平。
  • 张云珠  王宇华  张爱  杨宾烈  陶萍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1(microRNA-21, miR-21)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6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分为86例IR PCOS组及70例非IR PCOS组。另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miR-21 mRNA、PI3K mRNA、AKT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内膜组织的p-PI3K、p-AKT表达及miR-21下游靶基因的预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非IR PCOS组和IR PCOS组外周血的miR-21mRNA、PI3KmRNA、AKTmRNA、HOMA-IR、FBG及FINS,内膜p-PI3K、p-AKT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非IR PCOS组比,IR PCOS组外周血的miR-21mRNA、PI3KmRNA、AKTmRNA、HOMA-IR、FBG及FINS,内膜p-PI3K、p-AKT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外周血miR-21mRNA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r=0.646, P<0.05),外周血PI3K mRNA、AKT mRNA、子宫内膜p-PI3K、p-AKT与HOMA-IR呈负相关关系(r=-0.546、-0.567、-0.578、-0.643,均P<0.05)。根据Targetscan检索,miR-21的靶基因为PI3K/AKT通路基因。结论 PCOS 患者miR-21表达增加可过度激活PI3K/AKT通路,导致IR。
  • 短篇论著
  • 吴林林  白杨  胡艳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 UCS)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PD1、PD-L1、HER2、EGFR的表达。方法 对8例UCS患者进行PD1、PD-L1、HER2、EGFR等免疫组化染色,对POLE基因第9~14号外显子、HER2基因的扩增、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进行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UCS上皮成分仅表达AE1/AE3;间叶成分表达Vimentin,部分患者局灶区域表达AE1/AE3。Ki-67阳性率50%~90%。8例UCS患者均未检测到POLE的突变。3例(37.5%)P53错义突变;5例(62.5%)无义突变,其中1例(12.5%)MLH1、PMS2缺失。3例(37.5%)CD117阳性,2例(25.0%)PD1阳性,4例(50.0%)PD-L1阳性。5例(62.5%)HER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不同程度阳性,1例经FISH检测显示HER2扩增。5例(62.5%)EGF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例(25.0%)EGFR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位点突变。结论 大部分(87.5%)UCS分子分型为高拷贝数型/P53突变型,少数(12.5%)为微卫星不稳定高突变型。PD1、PD-L1、HER2、EGFR有望成为治疗的靶点。
  • 曹丹  许玲  陈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CMV联合HPV与Reid阴道镜评分指数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为宫颈癌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于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确诊为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76例纳入对照组;确诊为宫颈癌的58例纳入观察组。采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PV-16与HPV-18进行测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CMV-LgG进行测定;采用RCI标准评估宫颈病变;比较组间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HPV阳性率42(72.41%)显著高于对照组21(27.63)(P<0.05);观察组的CMV-LgG表达水平(46.55±8.07)显著高于对照组(11.82±2.78)(P<0.05);观察组的Reid评分(8.73±1.28)显著高于对照组(6.21±0.78)(P<0.05);对照组的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分级Ⅰ级64例(84.21%)显著高于观察组13例(22.41%)(P<0.05);Reid评分、CMV、HPV联合诊断的AUC为0.927,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3.28%、91.77%。结论 Reid评分、HPV、CMV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为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联合诊断价值。
  • 林少冲  赵欣欣  叶静文  郝君  徐丽达  王宝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卵巢癌中FAM83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2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7例卵巢组织中FAM83D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型)之间的关系。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AM83D进行预后和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卵巢癌中FAM83D在转录及翻译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FAM83D低表达患者相比,FAM83D高表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FAM83D高表达可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FAM83D参与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及DNA复制等癌症相关生物学过程。结论  FAM83D在卵巢癌中表达增高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且可作为卵巢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预测分子。
  • 蔡泓  刘倩  于晓明  关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HSG轻度异常结果对输卵管及盆腔微小病变的识别价值和治疗指导意义。方法 比对91例造影显示轻度异常的开放型输卵管的不孕症患者的HSG结果与腹腔镜检查结果,并随访其术后妊娠结局。结果 88例患者存在输卵管微小病变,包括伞端粘连、包茎、副开口、憩室、系膜囊肿、伞端炎性增生、周围粘连及盆腔内异症等。术后随访6~36个月,总妊娠率37.0%,自然妊娠+IUI妊娠率22.2%,正常妊娠/分娩32.1%,异位妊娠率1.2%。结论 HSG显示输卵管开放的不孕女性仍较多合并有输卵管微小病变和盆腔内异症,腹腔镜手术有助改善妊娠结局。
  • 贾玉俭  余婕  刘燕  王惠  干晓琴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后不留置导尿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科入院需要做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1例(包含卵巢囊肿剥除、子宫肌瘤剥除、输卵管手术等),依据术后是否留置导尿管分为观察组(70例,术后不留置导尿管)和对照组(61例,常规留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术后第一次自行排尿时间、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种类构成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一次自排尿时间(2.26±0.48) h长于对照组(1.46±0.78)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路刺激症的发生率观察组(21.43%)低于对照组(3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 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后不留置导尿管安全有效,并可降低术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赵颖  初正敏  孟海云  段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维生素D、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孕周为14~27周的孕中期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产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8例SCH孕妇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常规孕检的68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骨密度测量结果、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25-羟维生素D[血清25(OH)D]、骨代谢指标[总I型胶原N端延长肽(PIN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孕妇TSH与维生素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骨量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25(OH)D及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C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SH与血清25(OH)D、BMD、PINP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SCH孕妇骨量异常发生风险较高,孕妇体内TSH水平与维生素D、骨代谢指标显著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将直接影响孕期骨代谢水平,临床应予以重视。
  • 许运巧  赵元华  闫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孕妇外周血微小RNA-210(miRNA-210)水平在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04例孕妇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102例)与病例组(102例),两组均为足月分娩。记录孕妇年龄、孕周、孕前体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基本情况。采集两组孕妇诊断具体孕周后外周血标本并检测miRNA-210的表达量。通过ROC曲线判断外周血miRNA-210表达量对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和孕前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例组外周血miRNA-210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iRNA-210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75.49%。结论 孕妇外周血miRNA-210表达量在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杜媛媛  马莹莹  彭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子宫捆绑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方案对剖宫产分娩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运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剖宫产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宫腔填塞纱条治疗,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结合子宫捆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捆绑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对剖宫产分娩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良好,可降低产后出血量,降低FIB水平。
  • 吴海荣  种莹莹  丁建  李健  邓玉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浆硫化氢(H2S)、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与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诊的97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病例组,并选择本院正常孕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H2S、PlGF水平的变化情况,妊娠结局及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浆H2S、Pl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H2S、PlGF水平显著高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围生结局作为因变量,将血浆H2S、PlGF分别作为自变量,在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血浆H2S、PlGF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血浆H2S、PlGF与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H2S、PlGF的表达和围生结局有一定的关系,这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孙阳  田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的剖宫产瘢痕缺损(CSD)参数是否会影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导致的终止早期妊娠(TOP)的临床结局。方法 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TOP的183例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以往均接受过剖宫产分娩。CSD由TVS诊断,表现为子宫下部的以往剖宫产切口部位的子宫肌层的低回声区或无声区。根据缺损的大小(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比例)将患者分为三个组,即残余子宫肌层厚度与邻近的子宫肌层厚度的比例<30%、30%~70%以及>70%,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OP失败风险因素,分析CSD严重程度与TOP失败的相关性。结果 在183例患者中,43例(23.5%)TOP失败,59例(32.2%)在超声下检测到CSD。与无CSD的患者相比较,发生CSD患者的TOP失败率更高(P=0.001)。CSD与TOP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合并CSD的女性TOP失败的风险增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与邻近的子宫肌层厚度的比例<30%的女性TOP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临床上,如果TVS检测到CSD并且具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应该慎重考虑TOP。
  • 陈秋言  梁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34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时间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17例34周前P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期待时间是否达到72 h分为A组(46例,<72 h)和B组(71例,≥72 h)。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母儿并发症,分析影响期待时间的相关因素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入院孕周、宫颈长度、羊水过少、入院WBC和CRP水平是影响PPROM期待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NRDS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入院孕周、宫颈长度、羊水过少、WBC和CRP水平是孕34周前PPROM入院期待时间的危险因素;期待治疗可改善围产儿结局,但增加孕妇并发症风险。
  • 高洁  余文惠  陈丹丹  李丽  唐春莲  范红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超声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后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孕期胎囊滞留宫角的诊断及指导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超声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单胎)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将其归属于结局不良组、胎囊滞留宫角并停育组、转入宫内组,对比各组间孕囊内径、宫角处孕囊外膜肌层厚度及宫角是否隆起,并记录最终时间。结果 三组首次诊断三维胎囊滞留宫角的时间比较(P>0.05);转入宫内组及宫胎囊滞留宫角并停育组的孕囊内径及宫角处孕囊外膜肌层厚度均高于结局不良组,宫角隆起明显低于结局不良组,胎囊滞留宫角并停育组的孕囊内径高于结局不良组(P<0.05)。其中35例胎囊滞留宫角转为宫腔内妊娠,转入宫内时间为0.48~40 d,平均为(8.80±7.00) d,其中1例在孕中期出现自然流产,1例在孕中期出现胎儿心血管畸形致胎儿死亡,1例在孕中期出现胎膜早破,7例在早孕期停育(米非司酮药流+超声引导下清宫),1例在早孕期出现自然流产,19例晚孕期经阴道或剖宫产分娩活产胎儿;23例胎囊滞留宫角均进入宫腔内,早孕期停育,其中17例终止妊娠,行手术证实为宫角妊娠,1例自然流产;5例结局不良,其中3例胎囊滞留宫角分别在确诊2、3、5 d后转为间质部妊娠,给予手术治疗,手术结果与三维超声诊断一致,2例宫角妊娠确诊2 d后破裂。结论 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诊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后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孕期胎囊滞留宫角,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侯蕾  杨超  贾静璇  马源婧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7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74)和对照组(n=73)。对照组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研究组加用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出血量、输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T、APTT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FIB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E2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LH、FSH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麦角新碱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水平,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 崔英  高爱梅  高承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和产后泌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产后乳胀的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治疗,对比两组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乳喂养成功率、产后3 d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启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5天,观察组产妇乳房按摩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乳汁分泌充足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d,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乳房胀痛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穴位按摩可显著改善产后乳胀的临床症状,减轻产妇疼痛,提高乳汁分泌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病例报告
  • 李俞婷  姜龙  刘昭  赵迎超  李贵玲  宋颖秋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何岑盈  谢莹莺  周巧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徐晶  吕江涛  李雪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璐  李丕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崔素芬  丁艳  崔树娜  周洁  刘海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子宫内膜癌风险人群的增加及缺乏有效的筛查措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y test, ECT)被推荐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由于内膜细胞在炎症、增生、宫内节育器以及激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形态异常,增加阅片难度,限制了推广应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 ICC)染色操作简单,阅片不依赖于细胞形态学,能够辅助良恶性疾病的鉴别,本文对ICC技术检测相关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发展进行综述,以期筛选出合适的标志物用于临床。结合ECT无创、便捷及免疫细胞化学不依赖于细胞形态学的优势,可为子宫内膜癌细胞学筛查提供新契机。
  • 王陈  沈丹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 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作为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亚型,在筛查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及肾细胞癌综合征( 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HLRCC)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特别综述了该肿瘤在分子遗传学及临床治疗上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在临床工作中能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及相关分子遗传学检测。
  • 贾志红  倪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ureteral endometriosis, UE)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种植于输尿管周围或侵犯本身。其发病隐匿以及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使得诊断困难、诊断延迟导致患者肾功能无声丧失。目前对于UE的最佳治疗策略尚存在争议。本文章旨在综述UE的诊治进展,为后期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证据。
  • 史曼  王艳  任慕兰  沈杨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链非编码RNA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较多证据表明女性绝经后存在认知功能减退。目前尚无关于lncRNA在绝经后认知功能减退中的直接研究,但间接证据表明雌激素与影响神经功能的lncRNA关系密切。文章就lncRNA在绝经后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 韩冰  乔杰  张文  马彩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腺肌病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但子宫腺肌病对IVF-ET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仍有争议。本文将对子宫腺肌病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如何优化助孕策略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