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15
  

  • 全选
    |
    述评
  • 米兰 毕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郎琳 谭云友 吴瑾 段赵宁 罗鸣 贾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估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中应用宫颈管搔刮(ECC)预测宫颈管病变残留的可行性及其诊断宫颈管病变残留的准确性和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宫颈门诊阴道镜检查和(或)ECC诊断宫颈管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者行LEEP手术,宫颈锥切后立即对残留宫颈管行ECC的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ECC、LEEP内切缘与LEEP术后宫颈管病变残留的相关性,并比较内切缘与ECC预测宫颈管病变残留的准确性。结果 LEEP术中ECC样本的不合格率为8.5%(15/176),ECC的阳性率为25.5%(41/161)。35例患者因LEEP内外切缘和(或)ECC阳性后续行子宫切除术。以子宫切除术宫颈管病理结果为金标准,ECC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45.8%;内切缘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62.5%。两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内切缘联合ECC对宫颈管病变残留的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75%。排除LEEP病理确诊的16例宫颈癌和2例原位腺癌患者,LEEP术后宫颈管病变残留率为7.7%(11/143)。ECC阳性和内切缘阳性与LEEP术后宫颈管病变残留显著相关(χ2=28.088, χ2=29.095, P<0.001)。结论 LEEP术中ECC阳性和内切缘阳性均为宫颈管病变残留的重要预测因子。在高度怀疑宫颈管HSIL或者更严重病变的患者中,LEEP术中应用ECC,联合内切缘状态对宫颈管病变残留进行综合评估,可增加对宫颈管病变残留预测的准确性。
  • 张岱 徐子杰  米兰 毕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50岁患者子宫颈锥切术后子宫颈高级别(high 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及以上病变(HSIL+)残留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年龄≥50岁行子宫颈锥切术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子宫颈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结果 395例患者锥切术后HSIL残留39例(9.87%, 39/395)。单因素分析发现,细胞学高级别异常(P=0.008)、阴道镜印象HSIL(P=0.000)、基于筛查及阴道镜印象评估的高风险(P=0.000)、锥切后病理结果HSIL(P=0.000)、切缘阳性(P=0.000)、锥切术后ECC阳性(P=0.000)对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的评估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锥切术后ECC阳性是子宫颈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571, 95%CI:5.208~52.732)。结论 年龄≥50岁女性宫颈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的风险较高,锥切术后ECC阳性的患者是重点关注人群,应加强这部分女性锥切术后的管理。
  • 刘媛媛  郭瑞霞  王鹏冉  白晶  王春芳  付翰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镜活检结果为宫颈高级别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ion, HSIL)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癌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锥切术的424例绝经后宫颈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锥切术后病理是否升级为癌分为升级组(68例)和未升级组(356例),分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24例患者中,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癌者68例(16.0%)。单因素分析显示,HPV16/18型感染、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HSIL、宫颈Ⅲ型转化区、非典型血管、病变面积、活检点数、宫颈管搔刮、病变累及腺体、免疫抑制状态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癌均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PV16/18型感染、病变累及腺体、非典型血管、病变面积是影响患者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PV16/18型感染、宫颈病变累及腺体、有无非典型血管、病变面积是绝经后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HSIL的患者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高度重视。
  • 魏至瑶  代荫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宫颈上皮内病变复发、残留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院妇科微创门诊因CIN行LEEP手术的409例患者的临床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术后TCT、HPV、阴道镜病理及12个月随访结果,分析复发及残留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409例LEEP术后一年的随访中,复发37例,残留5例,复发率为9.05%,残留率为1.22%。年龄≥35岁、绝经、吸烟、产次≥2、术前高危型HPV阳性、病变级别越高、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疾病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绝经、吸烟史、病变级别、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及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P<0.05)。结论 LEEP术后病变复发的危险因素为绝经、吸烟史、高病变级别、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及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应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 杨喆  李永杰  曹蕾  樊茹佳  王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手术前后病理和预后,探讨合适的手术方案。方法 对528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HSIL的患者分别行冷刀锥切术(CKC)(n=353)和环形电切术(LEEP)(n=175),病理回报宫颈HSIL及浸润癌者给予二次手术。比较手术前后病理等级分布,分析二次手术情况、首次手术切缘阳性率、残留率、复发率及1年内HPV转阴率和持续感染率。结果 在宫颈HSIL的诊断上,CKC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符合率为72.52%(256/353),具有一致性(P<0.0001);LEEP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符合率为58.86%(103/175) (P<0.0001);CKC术后切缘阳性率为7.41%(20/270),残留和复发率为5.93%(16/270),LEEP术后切缘阳性率为5.66%(6/106),残留和复发率为4.71%(5/106);CKC和LEEP术后1年内HPV转阴率分别为69.80%(104/149)和56.06%(37/66),1年随访高危HPV持续感染率均降低。结论 CKC术和LEEP术对宫颈HSIL的诊断均具有一致性,随访1年内HPV转阴率均较高,需根据多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 陈振波  范文生  赵恩锋  李立安  闫志风  叶明侠  杨雯  孟元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PLNM)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PALNM)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诊治的卵巢癌55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PLNM和PALNM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559例卵巢癌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205例(36.6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17例(20.93%)。影响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双侧病灶(OR=2.278, 95%CI: 1.433~3.621)、盆腔转移病灶(OR=1.801, 95%CI: 1.154~2.810)、腹腔转移病灶(OR=4.177, 95%CI: 2.597~6.717)及阑尾转移(OR=2.332, 95%CI: 1.389~3.915);影响P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阑尾转移(OR=2.324, 95%CI: 1.383~3.906)和PLNM(OR=7.629, 95%CI: 4.615~12.610),年龄≥55岁(OR=0.566, 95%CI: 0.350~0.915)为保护因素。PLNM与PALNM概率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95%CI: 0.767~0.840)和0.793(95%CI: 0.745~0.841)。结论 双侧病灶、盆腔转移病灶、腹腔转移病灶和阑尾转移为影响卵巢癌患者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阑尾转移和PLNM为影响P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55岁年龄为保护因素。
  • 何亚静  李留霞  郭瑞霞  邱雨欢  汪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危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分期手术的452例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452例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2.65%(12/452),复发率0.66%(3/452),死亡率0.44%(2/452)。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表浅肌层、组织学分级G2、低体质指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大小、腹水细胞学阳性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269例浅肌层浸润患者G1组与G2组淋巴结转移率[1.00%(1/100)、6.51%(11/1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的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无论肿瘤大小及分级,淋巴结转移率低,复发率低,预后好,可不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低体质指数、浅肌层浸润且组织学G2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建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 郝娟  戴一博  刘栩  穆荣   张扬   王志启  王悦  李小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DM)、银屑病(psoriasis)3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妇科肿瘤患者中,宫颈癌10例(10/38, 26.3%),子宫内膜癌13例(13/38, 34.2%),卵巢癌15例(15/38, 39.5%);FIGO分期Ⅰ期16例(16/38, 43.2%),Ⅱ期7例(7/38,18.9%),Ⅲ期10例(10/38, 27.1%),Ⅳ期4例(4/38, 10.8%)。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5岁。主要合并免疫性疾病谱中,18例(47.4%, 18/38)为RA,10例(10/38,26.3%)为SLE,5例(5/38, 13.2%)为DM,5例(5/38, 13.2%)为银屑病。合并RA、SLE和DM的妇科恶性肿瘤均以中-低分化患者为主。29例患者术后接受化疗和(或)放疗,89.7%(26例)发生Ⅱ~Ⅳ度骨髓抑制,其中19例(19/26,73.1%)存活(生存时间14个月~16年),且13例生存时间≥5年。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预后,除与肿瘤期别、分级、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等相关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亦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机制可能与肿瘤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有关。
  • 王元芬  梁斯晨  陈家瑜  王志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FIGO I期子宫内膜样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的学习曲线。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诊断Ⅰ期子宫内膜样癌并进行分期手术+SLNB的60例患者。按照进行SLNB手术时间分为A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B组(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C组(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每组20例。比较各组SLNB手术时间、检出率、灵敏度等。结果 C组SLNB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P<0.05)。60例患者中,成功显影SLN共51例(85%),双侧SLN 43例(71.67%),主要为髂外淋巴结47例(78.33%)、闭孔淋巴结31例(51.67%)。A组、B组和C组总检出率分别为70%(14/20)、90%(18/20)和95%(19/2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A组SLNB灵敏度为50%,阴性预测值为92.30%,B组和C组均为100%。结论 SLNB存在学习曲线;经过40例SLNB后可达到较为熟练、准确的程度。
  • 陈俊杰  郭瑞霞  杜文君  杜建敏  白晶  赵孟玲
    2021, 22(4): 375-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影响吻合术后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卵管吻合术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组85例,腹腔镜组271例,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妊娠率的差异,并分析术后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①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出血更少[(18.1±12.1) ml,(33.4±22.1) ml]、疼痛评分更低[(3.6±0.9)分,(4.5±0.9)分]、住院时间更短[(5.9±0.6) d,(7.1±0.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发生2例腹壁切口感染,腹腔镜组切口均愈合良好。开腹组花费低于腹腔镜组[(9 524±881)元,(12 903±1 16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两组术中吻合成功率、剩余输卵管长度及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76.4%)高于开腹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妊娠时间(7.6±4.9)个月,开腹组术后妊娠时间(8.3±5.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吻合手术方式(OR=1.847, 95%CI: 1.028~3.320, P=0.040)、年龄(OR=3.673, 95%CI: 1.690~7.984, P=0.001)、有无多次盆腔手术史(OR=3.092, 95%CI: 1.650~5.796, P=0.000)、剩余输卵管长度(OR=4.716, 95%CI: 2.552~8.714, P=0.000),是输卵管结扎患者吻合术后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体质指数、结扎年限、结扎方式、结扎部位与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是输卵管结扎患者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吻合手术方式、年龄、多次盆腔手术史、剩余输卵管长度是吻合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 白会会  范琳媛  宗晓楠  刘朝晖
    2021, 22(4): 379-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布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克霉唑对耐药性假丝酵母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测量并比较五种唑类药物抗120株耐药性白假丝酵母菌和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布康唑对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24 h MIC值低于其他四种唑类抗真菌药物;(2)伊曲康唑对耐克霉唑白假丝酵母菌的MIC值(1.82 μg/ml)高于耐药界定值(1 μg/ml);(3)耐氟康唑组、耐咪康唑组和耐伊曲康唑组中,克霉唑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值(0.56 μg/ml、0.39 μg/ml和0.52 μg/ml)远低于敏感界定值(2 μg/ml),伊曲康唑的MIC值(2.44 μg/ml、2.11 μg/ml和2.23 μg/ml)远高于耐药界定值(1 μg/ml)。结论 布康唑对耐药性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优于其他四种唑类药物。
  • 路遥  楼姣英  冯晓玲  许丽华  梁冠华  杨永秀  金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妇炎舒胶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湿热瘀结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设计,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5家医院入组20~50岁288例PID患者,按区组随机1:1比例分配至研究组(采用妇炎舒胶囊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两组各144例均从入组第1~14 d加服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2个月经周期后)McCormack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等,并在停药后1个月后随访。结果 研究组McCormack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65±2.21)分】,并高于对照组下降[(4.01±2.46)分](P<0.0001);研究组中医证候有效率[93.75%(135/144)]高于对照组[41.67%(60/144)](P<0.0001);研究组停药后1个月内复发率为3.50%(5/144)、盆腔痛发生率为10.49%(15/144),均低于对照组(P<0.0001)。结论 抗生素联合应用妇炎舒胶囊在改善PID患者McCormack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及盆腔痛后遗症均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
  • 曲江雪  丁婷  李敏  郑晓英  刘平  闫丽盈  李蓉  严杰  乔杰  张小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发育期别的囊胚对冷冻复苏的耐受程度及解冻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囊胚冷冻与复苏移植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睾丸/附睾精子抽吸术及关键数据缺失的周期。分析解冻存活率与损伤率、着床率、宫内活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等指标。结果 3、4、5、6期囊胚解冻后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期囊胚解冻后损伤率最高,着床率和宫内活胎率最低(P<0.05);6期囊胚组的着床率和宫内活胎率最高(P<0.05),但解冻损伤率也较高;5期囊胚组着床率和宫内活胎率分别为45.57%(36/79)、39.24%(31/79),虽然略低于6期囊胚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5期囊胚组出生婴儿体质量高于6期囊胚组(P<0.05)。结论 5期及以上分期是玻璃化冷冻保存囊胚的最佳时期。
  • 李琳  潘萍  邱绮  闫冬  张清学  陈晓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冻胚移植周期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中不同黄体酮软胶囊剂量行黄体支持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黄体酮软胶囊行黄体支持的冻胚移植周期8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组437例,激素替代周期组416例,按照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案分为四组:① A组:黄体酮软胶囊400 mg/d;② B组:黄体酮软胶囊400 mg/d+地屈孕酮20 mg/d;③ C组:黄体酮软胶囊600 mg/d;④ D组:黄体酮软胶囊600 mg/d+地屈孕酮20 mg/d。比较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黄体支持剂量及妊娠结局。结果 ① 自然周期组不同黄体支持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激素替代周期C组的临床妊娠率低于D组(35.50%, 51.30%, P=0.008);③ 激素替代周期C 组中<35岁患者的早期流产率低于≥35岁患者(7.14%, 36.80%, P=0.004)。C组中,激素替代周期组<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低于自然周期(38.90%, 68.30%, P=0.002)。结论 在冻胚移植周期中,激素替代周期增加黄体支持剂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 韩明  宋字仪  梁蓉  贾莹莹  方芳  徐汝晓  沙宁宁  鹿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卵巢高反应患者雌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高反应患者291例。其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179例,根据促排卵过程中是否使用来曲唑分为来曲唑组(n=93)和拮抗剂组(n=86);长方案组112例。比较三组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各项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来曲唑组hCG注射日的平均雌二醇(E2)水平、单个大卵泡E2水平均显著地低于拮抗剂组和长方案组(P<0.05)。来曲唑组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均低于拮抗剂组及长方案组(P<0.05),但是来曲唑组的胚胎种植率、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等优于拮抗剂组(P<0.05);三组的平均移植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最低。结论 与长方案、拮抗剂方案比较,联合使用来曲唑促排卵在不影响促排卵治疗结局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高反应患者hCG注射日E2水平及单个大卵泡E2水平。因此,来曲唑可能在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安方 汪莎 王志启 孙秀丽 吴令英 吕秋波 吕爱明 温宏武 韩劲松  吴玉梅 高雨农 刘青 王素美 李红霞 王鲁文 王彦龙 吴瑞芳 李环 王建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全国13家研究中心接受Piver Ⅲ型子宫切除的690例宫颈癌患者,并按照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妇科门诊无手术史良性疾病患者6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 OABS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宫颈癌组下尿路症状患病率(78.3%, 540/690)与对照组(78.7%, 543/690)相似(P>0.05)。宫颈癌组储尿期症状患病率(66.2%, 457/690)低于对照组(75.5%, 521/690)(P<0.05),而排尿期症状(52.3%, 361/690)和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OAB)(14.5%, 100/690)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1%, 166/690; 8.8%, 61/69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术中切除宫旁长度或阴道长度>3 cm与排尿期症状、OAB患病相关(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是排尿期症状(OR=2.380, 95%CI: 1.664~3.405)和OAB的危险因素(OR=1.972, 95%CI: 1.155~3.367)。结论 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排尿期症状及OAB患病率升高,可能与切除较多的宫旁和阴道组织有关。
  • 叶圣龙  严欣  赵雪晴  肖莹  王永清  赵扬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pregnancy 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A-VT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4月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收治的PA-VTE 53例临床资料。结果 ① 53例患者中,30例(56.6%)发生于产褥期,23例(43.4%)发生于妊娠期;② 肺栓塞4例(7.55%),均为急诊剖宫产术后发生;③ 晚期妊娠8例(15.1%),中期妊娠4例(7.5%),早期妊娠11例(20.8%),妊娠早中期VTE多合并非妊娠相关高危因素;④ 剖宫产后产褥期23例(76.7%),阴道分娩后7例(23.3%),均无VTE家族史。结论 不同妊娠阶段PA-VTE致病因素不同,妊娠早期多与血栓前状态等非产科因素相关,随妊娠进展至产褥期,妊娠相关高危因素逐步增加,分娩期并发症是产褥期PA-VTE重要因素。
  • 乔杰  袁媛  赵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 hs-TnT)对心脏病患者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17例心脏病妊娠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组(n=96)和对照组(n=121)。分析心脏病患者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不同水平hs-TnT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预测价值及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高龄、孕周短、高血压性心脏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D)高、尿酸高、hs-TnT高、舒张压低、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为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心脏病患者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为继发性心血管事件(41.67%, 40/96)、心力衰竭(21.88%, 21/96)、肺动脉高压危象(11.46%, 11/96)和心源性死亡(10.41%, 10/96)。随着hs-TnT水平的升高,心脏病患者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越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s-TnT对心脏病患者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934(95%CI: 0.612~0.795),具有较佳的预测价值。随着hs-TnT水平的升高,心脏病孕产妇妊娠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心脏病患者妊娠期hs-TnT高水平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监测hs-TnT水平可帮助预测心脏病患者妊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短篇论著
  • 张蓉  宋淑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经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HSIL,并行手术治疗的294例绝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4例患者中,有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占34.7%(102/294),无临床症状65.3%(192/29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查结果NILM者占(31.6%, 93/294),HPV16型感染占58.2%(160/275),其他类型高危型HPV感染占41.8%(115/2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11.8%, 22/186)高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切缘阳性率(1.9%, 2/108)(P<0.001);两组手术术后病理升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高危型HPV感染以HPV16型感染最为多见;绝经后宫颈HSIL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宫颈锥切术,对于子宫颈萎缩严重难以行锥切术患者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
  • 徐亚萍  周展  李燚  王海丽  邵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子宫浆肌层损伤的早期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患者105例,通过术后磁共振影像评价,将其分为无损伤组(83例)及损伤组(22例),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治疗后子宫腺肌病病灶所在肌壁的浆肌层有损伤时,表现为MRI强化时出现局部缺损。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灶类型及消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及消融率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子宫浆肌层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治疗后早期会出现MRI可见的子宫浆肌层损伤,且损伤的发生受年龄及消融率两个因素的影响。
  • 何永梅  金海红  陈思思  温佳丽  王爽  郭超月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评估卵巢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10例良性卵巢及59例行初始全面分期手术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OC曲线确定FAR在卵巢良恶性肿瘤、卵巢癌复发与否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前FAR对卵巢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59例卵巢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9~90个月),17例复发,59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5个月(4~90个月)。外周血FAR的水平在卵巢癌中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在卵巢癌组术后复发者高于未复发者(P<0.05)。根据ROC曲线,FAR分别取0.071、0.101作为卵巢癌良恶性肿瘤、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最佳临界值。单因素分析显示,FAR≥0.101、FIGO分期(Ⅲ~Ⅳ期)、CA125≥35 U/L、分化低、腹水是影响患者手术后5年PFS的危险因素(P<0.05),FAR≥0.101、FIGO分期(Ⅲ~Ⅳ期)、CA125≥35 U/L、分化低是5年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Ⅳ期)是卵巢癌患者5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外周血FAR检测方便,对卵巢癌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王家飞  周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与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 UAE)联合吸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HIFU组(25例)和UAE组(25例),HIFU和UAE治疗后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吸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HIUF组中位手术时间30.0 min(15.5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20.0 ml),UAE组手术时间35.0 min(20.0 min),术中出血量40.0 ml(35.0 ml),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血β-hCG转阴及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中位疼痛评分较低2.0分(2.0分),不良反应少于UAE组,且住院时间较UAE组短(P<0.05)。结论 HIFU联合吸宫治疗Ⅰ、Ⅱ型CSP是安全有效的,副反应更轻,为CSP治疗提供了更加微创的方案。
  • 刘石萍  高阳旭  张潇潇  孙瑜  孙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超声预测指标,为产前咨询提供指导。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胎儿小肠扩张并有完整随访结局的52例单胎孕妇纳入研究,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肠道异常将患者分为肠道异常组和肠道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和产前超声征象的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肠管宽度对胎儿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价值。结果 52例新生儿中,19例新生儿存在异常(其中小肠闭锁13例、小肠扭转3例、空肠隔膜2例、肠套叠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肠道异常组的产前小肠宽度显著大于肠道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通过 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6.7 mm作为判断小肠扩张预后的临界值时,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4.2%、93.9%、88.9%、91.2%和90.4%。结论 胎儿小肠宽度大于16.7 mm对病理性小肠扩张的预测价值较高。
  • 刘丽萍  雷冬梅  郭瑞霞  李碧军  褚丹霞  罗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检测酵母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蛋白在宫颈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4例宫颈石蜡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中Beclin 1及PD-L1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正常宫颈、HSIL及宫颈癌组中Becl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70.2 %和27.0 %,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0%、32.4%及54.0%。Beclin1蛋白表达与患者HPV感染(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5)等有关,PD-L1蛋白表达与HPV感染(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5)及临床分期(P<0.05)有关,Beclin 1
    与PD-L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53, P<0.001)。 结论 Beclin1蛋白表达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D-L1蛋白表达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负相关。
  • 李晓焱  臧学利  应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E-PASS)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妇女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POP行手术治疗的202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PASS计算术前风险分数(PRS)、手术应激分数(SSS)及综合风险分数(CRS)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E-PASS的预测价值。结果 202例POP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6例,无并发症166例,高龄、手术时间延长、糖尿病史、PRS、SSS及CRS评分高是POP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尿潴留、便秘、泌尿系感染与PRS、CRS显著相关(P<0.05);切口感染与SSS、CRS显著相关(P<0.05)。结论 POP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E-PASS评分相关。
  • 张志军  邹婷  高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p16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活检和宫颈锥切术资料完整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3例CIN2,43例CIN3,选择同期宫颈炎症25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中p16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 (1) 在不同CIN组织中,p16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P<0.001),p16阳性表达率随着CIN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2) 在不同CIN组织中,p16和ki-67蛋白共同阳性率明显不同(P<0.001)。p16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CIN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p16和ki-67蛋白可以区别不同程度CIN,加强两者的检测可辅助CIN2/3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 吉向丽  纪智荣  尚英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52例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中,38例孕产妇在产前检查时诊断,平均诊断孕周为(21.45±9.95)周;另14例为分娩时实验室检查发现。51例
    患者为潜伏梅毒,1例表现为二期梅毒。38例产前检查时确诊的梅毒患者中,32例接受了抗梅毒治疗。妊娠结局为终止妊娠2例、自然流产1例,死胎2例,早产6例,足月分娩41例。47例新生儿中,发生7天内死亡1例,先天梅毒2例。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以潜伏梅毒为主,妊娠早期的梅毒筛查及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可以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减少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邱海峰  来天娇  王海霞  王丽平  韩丽萍  郭瑞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Campo宫腔镜在处理宫内节育器嵌顿中的可行性和优劣。方法 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妇科门诊经影像学初诊或常规取环术中确诊的23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患者,无麻醉情况下使用Campo宫腔镜进行宫内节育环分离、取出。对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疼痛(VAS评分)、术后感染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42~63岁),中位带环时间为10.6年(7~29年)。术中超声确认均未穿透子宫浆膜层,使用Campo宫腔镜处理节育器嵌顿的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25±11) min,出血量2~15 ml,术中和术后第3天VAS评分为标准,无痛感、轻微痛感、中度痛感比例,分别为(8.7%、65.2%)、(82.6%、34.8%)、(8.7%、0%),均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 使用Campo宫腔镜在门诊处理节育器嵌顿是安全可靠的,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醉、住院,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 病例报告
  • 夏男男  宋克娟  李泓璇  纪晓宇  焦今  姚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于博  郭红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谭漫  王志启  张晓波  王建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叶萍  胡佳莉  周益蕾  代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刘淑娟  左琦  谭布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宫颈锥形切除术是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部分患者锥切术后因特殊原因如宫颈浸润癌等需进一步切除子宫。研究显示,宫颈锥切术后可导致残留宫颈组织在短时间内出现炎症病变,从而导致周围组织粘连,进而增加后续子宫切除手术的操作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然而时间间隔过长可能病变进一步发展。关于子宫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子宫切除术的时机作一综述。
  • 周颖  高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人体的组织器官是一个整体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调控的。一个组织器官内环境的改变可能与其它组织的疾病有关。研究发现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内分泌器官,如肠道和骨骼也能分泌激素样物质,调控远端靶器官的功能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肠道菌群的紊乱息息相关,但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透彻,本研究将阐明肠道菌群粪便移植和PCOS的关系,将对发现PCOS的治疗新靶点有重大的意义。
  • 顾路路  田园  张立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一种传染病,SARS-CoV-2具有高度传染性,整个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飞沫和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在我国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而孕妇及其胎儿是传染病暴发期间的高危人群,在之前人类冠状病毒爆发的传染病中,孕妇及其胎儿就特别容易出现不良预后。本文就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加以介绍,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能力。
  • 王超  姚颖  李蓉  乔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剖宫产术潜在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流行病学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CSP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的现状及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评估社会疾病负担提供参考资料。
  • 高丽芳  刘岩  刘从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ndometrial clear cell carcinoma, ECCC)具体发病的分子机制不明。依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流程结果显示,ECCC中TP53突变率远低于浆液性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POLE基因突变的检出率罕见。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作为ECCC临床管理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而POLE突变和MSI状态可能为具有透明细胞特征或透明细胞癌成分的混合性子宫内膜癌提供克隆性起源、分化方向和治疗预测的分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