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1-15
  

  • 全选
    |
    述评
  • 王建六  李峰永  孙秀丽  强帅  李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毕蕙  贾芃  颛佳  张岱
    2020, 21(6): 563-5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前病变极高风险者“即看即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异常转诊阴道镜,并同时进行多点定位活检并必要时行子宫颈管搔刮术(ECC)的1 6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评估极高风险者组织病理学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及以上病变的风险。结果 宫颈细胞学高级别异常、HPV16/18阳性者在阴道镜未见异常、低级别异常及高级别异常时HSIL+风险分别为60.0%(3/5)、69.7%(23/33)及93.2%(109/117);宫颈细胞学高级别异常、阴道镜为高级别异常者在HR-HPV阴性、HPV16/18阴性及HPV16/18阳性时HSIL+风险分别为67.6%(23/34)、90.0%(54/60)及93.2%(109/117);HPV16/18阳性、阴道镜为高级别异常者在细胞学阴性、低级别异常及高级别异常时HSIL+风险分别为51.1%(45/88)、63.8%(30/47)及93.2%(109/117)。结论 在宫颈细胞学HSIL、高危型HPV阳性、阴道镜为高级别异常时,其HSIL+风险≥90%,建议直接行诊断性锥切术。
  • 王鹏冉  郭瑞霞  杜建敏  白晶  赵孟玲  褚丹霞  赵倩  李留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分期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37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114例(机器人组),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262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91.9±79.4)ml 、(115.0±78.5)ml]、术中并发症发生率[0.9%(1/114) 、7.3%(19/2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8%(18/114)、 25.6%(67/262)]低于腹腔镜组,住院花费[(49 305.0±5 994.6)元、(33 115.6±4 608.8)元]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机器人组术中血管损伤发生率[0.9%(1/114) 、 6.1%(16/262)]低于腹腔镜组,术后淋巴瘘发生率[10.5%(12/114)、4.2%(11/262)]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172.5±67.8)min 、(158.9±58.5)min]、盆腔淋巴结切除数[(19.3±8.0 )枚 、(18.6±7.8)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7.3±4.2)枚 、 (6.5±3.8)枚]、总淋巴结切除数[(27.0±10.8)枚、 (25.7±9.5)枚]、术中输血率 [1.8% (2/114)、 3.8%(10/262)]和术后住院时间[(7.5±3.5) d 、(7.6±3.5) d]及累积生存率(93.0% 、 90.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样腺癌安全可行。
  • 李玉梅  张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辅助生殖技术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或早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及冻胚移植(FET)的AH或EC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AH 15 例,EC 3 例,平均年龄(31.78±0.79)岁,不孕年限(6.0±0.96)年,平均体质指数(24.21±0.67)kg/m2,共行IVF/ICSI-ET 和FET 38个周期,移植30个周期,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61.5%(16/26),活产率为33.3%(10/30),流产率为20.0%(6/30)。随访至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均未复发。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改善AH或EC 患者的妊娠结局,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左鹏  王悦   王志启   周蓉  王建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4年间共25例子宫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① 25例患者中,Ⅰ期15例,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1例;② 2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早期病例行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余早期病例均行全面分期术,晚期病例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术后19例接受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③ 预后因素分析提示,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是子宫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子宫透明细胞癌多可早期发现,经全面分期术辅以术后化疗,预后良好。子宫透明细胞癌若伴有淋巴结转移或浆液性成分预后差。
  • 袁瑞雪  龙妮  高进  陈萍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合并出血性产科疾病剖宫产手术血液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妊娠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等高风险出血性产科疾病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自体组(n=20)、混合组(自体血联合同种异体输血,n=20)、异体组(n=20)。比较三组产妇一般资料、围术期出血、输血输液情况、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凝血指标及预后。结果 ① 自体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与异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其余两组(P<0.05)。② 三组产妇术后血红蛋白、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自体组产妇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能恢复时间与异体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出血性产科疾病行剖宫产手术产妇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预后优于异体回输。
  • 乔友林  吴婷  李荣成  胡月梅  魏丽惠  李长贵  陈汶  黄守杰  赵方辉   黎明强  潘秦镜  张询  李晴  洪颖  赵超  章文华  苏迎盈  王军志   朱凤才  李少伟  潘晖榕  李益民  张军  夏宁邵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大肠杆菌)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设计,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中国5个地区入组18~45岁健康女性,按年龄分层(18~26岁组、27~45岁组)后进行区组(12个疫苗编号为一区组)随机,按1∶1比例分配至研究组(双价HPV疫苗)或对照组(戊型肝炎疫苗),按照0、1、6月三针免疫程序接种。主要终点为分析疫苗对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高级别生殖器癌前病变和HPV持续感染(6个月以上)。结果 共入组7 372名女性,其中研究组3 689人,对照组3 683人,平均随访3.3年。在符合方案人群中,对于预防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原位腺癌和宫颈癌和HPV持续感染的有效性分别为100%(95%CI:55.6%~100%)和97.8%(95%CI:87.1%~99.9%)。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单独著文报道)。结论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能够有效预防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高级别生殖器癌前病变和HPV持续感染。
  • 陈汶  赵昀  谢幸  刘继红  李静然  赵超  王少明  魏丽惠  乔友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20~45岁女性接种四价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疫苗随访90个月的安全性。方法 受试者3 006名 按1:1随机分组,分别接种三剂四价HPV疫苗或安慰剂(第1天、第2个月和第6个月)。收集每剂接种后15 d内接种部位及全身不良事件。在整个研究期间收集严重不良事件、妊娠结局、新发异常疾病及胎儿/婴儿严重不良事件。结果 在3 006名受试者中,926名(61.8%)四价HPV疫苗受试者和856名(57.1%)安慰剂受试者报告了不良事件。4名受试者(每组各2名)因为发生了疑似与接种相关的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接种后15 d内,四价HPV疫苗受试者接种部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37.6% vs 27.8%,P<0.001),但全身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46.8% vs 45.1%,P>0.05)。疫苗组严重不良事件38例,安慰剂组43例。尚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与四价HPV疫苗相关。两组的妊娠结局及胎儿/婴儿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结论 在中国大陆20~45岁女性中,四价HPV疫苗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结果与全球临床试验及安全性监测研究的结果一致。
  • 周颖  黄旴宁  刘艳婷  韩一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计算收治的有生育要求、行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121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观察患者子宫内膜体积(EV)、内膜区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EI)、血管血流指数(VFI),计算术前术后EV、VI、EI、VFI升高比值对术后妊娠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EV、VI、FI、VF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EV、VI 、FI 和VFI的平均升高比值分别为(2.40±0.86)cm3、3.91±1.02、1.21±0.14和13.76±4.60。其中妊娠组患者EV、VI、FI、VFI升高比值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EV、VI、FI、VFI升高比值预测妊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0.729、0.735和0.794。EV+VI+FI+VFI>临界值预测妊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426和0.986,特异性显著高于EV、VI、FI、VFI单独预测(P均<0.05);EV或VI或FI或VFI>临界值预测妊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72和0.581,预测灵敏度显著高于EV、VI、FI、VFI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前术后子宫内膜体积及血流灌注指标的改变,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妊娠情况。
  • 康朋朋  刘洪博  张红  侯素平  王林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受体β1(TRβ1)、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 HDGF)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研究组)和46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TRβ1、HDGF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Rβ1在研究组组织中的表达(8.62%,5/58)显著低于对照组(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GF和β-catenin在研究组组织中的表达(87.93%,51/58;82.76%,48/58)显著高于对照组(8.70%,4/46;13.0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TRβ1和HD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浸润肌层深度、脉管侵犯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浸润肌层深度、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Rβ1与HDGF(r=-0.263)、β-catenin(r=-0.348)均呈负相关,HDGF与β-catenin呈正相关(r=0.672)。结论 TRβ1能够抑制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而HDGF和β-catenin可以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三者联合检测有可能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新指标。
  • 吴少勇  潘雪萍  庄粤冰  陈瑞兴  马朝晖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25~60岁女性300例,进行宫颈上皮细胞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以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p16INK4a和TCT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CIN2+)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07%,TCT分别为69.23%和97.56%,两者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出CIN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3%和92.68%,TCT分别为53.84%和96.81%,两者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敏感性高于TCT,并具有筛选作用,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指标。
  • 王洋  金钧  王国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游离脂肪酸(FFA)代谢动力学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PCOS患者113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IR值进一步分为IR组和非IR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妇女5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PCOS患者游离脂肪酸各组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HOMA-IR(3.63±0.89)、软脂酸[(689.23±52.36)mmol/L]、硬脂酸[(252.37±16.28)mmol/L]、二十四烷酸[(18.92±1.43)mmol/L]、亚油酸[(542.47±38.49)mmol/L]、花生四烯酸[(7.43±0.82)mmol/L]、油酸[(452.38±52.89)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患者HOMA-IR(4.12±1.14)、软脂酸[(703.25±52.03)mmol/L]、油酸[(469.83±23.02)mmol/L]水平高于非IR患者[(2.21±0.32)mmol/L、(648.62±32.89)mmol/L、(401.84±22.2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OS患者IR和非IR患者软脂酸和油酸水平存在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郭文萍  杨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国妇产科医师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 于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通过医院内发放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23个城市1 061例从事妇科临床工作的医生进行女性OAB相关认知的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 056(99.5%)份。87%(919/1 056)的妇科医生清楚地知道多种妇科疾病常伴有尿急、尿频等OAB症状;41%(433/1 056)不清楚女性OAB的发生与其特殊生理因素有关。在有OAB可能的患者就诊时,约51%(539/1 056)妇科医生不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病史问诊信息;50%( 528/1 056)不完全清楚导致女性OAB症状的病因,并且40%(422/1 056)不会对每一例可能出现OAB的患者进行症状问询。83% ( 876/1 056)不会准确使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 OABSS)判断患者OAB症状的严重程度。在OAB的诊断调查中,仅有13%( 137/1 056)的妇科医生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筛选性检查项目,7%(74 /1 056)完全清楚急迫性尿失禁与混合性尿失禁的区别,76%(803 /1 056)认为M受体拮抗剂是OAB的首选药物治疗方案。结论 妇产科医师对有关女性OAB的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相关的特殊生理因素、常见病因、检查内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认知不强,不能准确使用OABSS判断女性OAB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
  • 潘映红  胡艳  陈晓霞  张巍颖  蒋娜  许青  欧锦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行会阴无保护分娩初产妇500例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传统的会阴保护分娩初产妇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情况。结果 ① 研究组和对照组会阴裂伤率(59.0%,295/500;54.6%,273/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率(26.6%,133/500)低于对照组(37.2%,186/500),而会阴完整率(14.4%,72/500)高于对照组(8.2%,41/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研究组产后Ⅱ类肌纤维肌力[(1.85±0.96)级]高于对照组(1.69±1.0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后Ⅰ类肌纤维肌力及PO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研究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2.4%,12/500)低于对照组(4.8%,2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可减少会阴侧切率,改善产后尿潴留和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 杨玉姣  王苗苗  张曙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蜕膜细胞衰老与胎膜完整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完整早产(妊娠28~36周)孕妇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足月(妊娠37~40周)无产兆及足月临产孕妇各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蜕膜细胞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及核因子κB(factor kappa-B, NF-κB)和白介素-6(IL-6)差异。结果 足月无产兆组孕妇粗面内质网面积与处理子区面积平均百分比为(9.2±1.1)%,足月临产组为(11.8±1.7)%,胎膜完整早产组为(10.2±1.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临产和胎膜完整早产组蜕膜细胞核内染色质加深、固缩,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减少,结构肿胀,空泡化。胎膜完整早产组NF-κBp65及IL-6比足月临产组及足月无产兆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射电镜下足月无产兆孕妇蜕膜细胞呈现正常细胞形态,而足月临产组及蜕膜完整早产组患者蜕膜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衰老表现。 
  • 马毓梅  宋立党  左宏玲  曹巧静  刘宏  何小静  李晓冬  郭燕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辣椒素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与辣椒素受体(TRPV1)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辣椒素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周期相关蛋白(CDK2)表达的变化,以及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平)干预后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辣椒素处理后,ISHIKAWA细胞数量减少、皱缩程度加深、贴壁性降低和碎裂细胞增多;随辣椒素浓度增高,ISHIKAWA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DK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辣椒平参与处理后,上述变化均出现逆转。结论 辣椒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S期阻滞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这种作用为TRPV1依赖性的,且可能与cleaved caspase-3和CDK2的表达异常相关。
  • 短篇论著
  • 沈豪飞  王奕翔  陈华琴  贾天玉  刘阿慧  张学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宫腔镜检查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 CE)的诊断价值及反复移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与CE的联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患者共160例。根据是否患有RIF分为RIF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及CD138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宫腔镜检查对CE的诊断价值。结果 RIF组CD13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17.5%(14/80),对照组CD13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2.5%(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F组宫腔镜检查阳性率为60%(48/80),对照组宫腔镜检查阳性率为15%(1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F组中宫腔镜下特点对C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39.4%、16.7%和81.3%。结论 RIF与CE具有相关性,宫腔镜检查不能替代CD138免疫组化染色,针对具有CE高危因素患者应首选CD138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检查。
  • 刘艳  赵超  赵昀  张晓波  沈丹华  王建六  魏丽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阴道上皮内病变(VaIN)的筛查及病理组织学p16和Ki-67免疫组化的表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48例VaIN患者的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及病理组织学p16和Ki-67免疫组化表达差异。结果 148例单纯VaIN患者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VaIN1) 93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55例,其中VaIN2为43例,VaIN3为12例。VaIN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2.6%(137/148)。VaIN的不同级别与患者年龄、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及HPV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p16(+)时,Ki-67≤20%和Ki-67>20%两组中,阴道LSIL与阴道HSIL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当p16(+)及Ki-67>20%时,不同级别VaIN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液基细胞学及HPV筛查结果在不同级别VaIN中无显著性差异,行阴道镜检查时需常规检查阴道壁有无病变。p16(+)及Ki-67>20%可作为判断VaIN低级别及高级别的分界。
  • 郭聪敏  高海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经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共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224例患者中,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101例,其中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癌0例;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3例,其中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52例。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出血是绝经后子宫内膜发生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ROC曲线显示,子宫内膜厚度11.75 mm是发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的截断值。结论 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对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如内膜厚度超过11.75 mm,应警惕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癌的发生。
  • 罗昊  刘艳丽  刁国庆  叶蒙蒙  吴敏  刘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年龄≥30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而宫颈细胞学阴性患者HPV亚型分布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情况。方法 收集hrHPV和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宫颈癌筛查结果中,高危型HPV阳性/细胞学阴性且年龄≥30岁患者310例,分析其HPV亚型分布及不同亚型组的病理结果。结果 310例患者中,HPV16阳性71例(22.9%),HPV18阳性24例(7.8%),其他12种高危型HPV亚型阳性215例(69.4%)。阴道镜下活检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检出率 15.8%(49/310),其中HPV16阳性/细胞学阴性患者宫颈HSIL检出率19.7%(14/71)。结论 年龄≥30岁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患者仍有较高比例的HSIL,除了HPV16/18,其他12种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也应及时行阴道镜检查,以期早发现病变。
  • 陈灼英  黄梅秀  李微微  何彩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Ⅱ型和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Ⅱ型和Ⅲ型CSP患者53例,分为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介入组,37例)和经阴道CSP病灶切除及瘢痕修补术(手术组,16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及费用、治疗不良反应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两组治疗成功率100%。介入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93.35±25.48)ml、(7.65±3.58)d和(13 709.84±6 076.69)元,手术组分别为(87.27±26.73)ml、(5.27±3.63)d和(8 235.34±2 368.75)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重度疼痛31例(83.78%),均需注射止痛针缓解,术后发热13例(35.14%),药物过敏1例;术后月经量减少9例;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及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和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治疗效果相当,但介入组不良反应、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明显多于手术组。
  • 黄建邕  莫坚  郑惠冰  罗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腔镜应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CSP的病情稳定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组:宫腔镜检查56例;B组:核磁共振(MRI)检查后再行宫腔镜检查48例。根据宫腔镜所见行宫腔镜指导下清宫术或经阴道、经腹病灶切除术加子宫瘢痕修补术。结果 宫腔镜下部分型CSP为76.92%(80/104),完全型CSP为23.08%(24/104)。A组与B组部分型和完全型CSP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3 mm的完全型CSP7例和厚度<3 mm的13例,均行经腹或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加子宫瘢痕修补术。结论 可根据宫腔镜下妊娠物着床在子宫瘢痕上的面积将病情稳定的CSP分为完全型和部分型,结合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指导临床进行手术分流。
  • 申丽媛  刘宝  池余刚  胡丽娜  黄健容  梁碧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甲氨蝶呤(MTX)在阴式手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前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阴式手术治疗的108例Ⅱ型CS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未接受MTX治疗直接手术的患者88例(A组),术前接受MTX治疗后手术的患者2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5.2±65.6、116.5±155.9)ml、住院天数(5.4±1.5、8.0±2.0)天、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3.6±0.4、2.9±0.5)周、术后并发症率(3.4%、20.0%)及总并发症率(4.6%、20.0%)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手术可作为Ⅱ型CSP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术前使用MTX治疗疗效不确定,需要进一步探讨。
  • 赫利利  朱艳  陆翠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后第1、3、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27.0%、49.3%、62.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其中黏膜下肌瘤23例,肌壁间肌瘤23例,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1.3%, 两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中,下腹坠胀痛37例(80.4%),阴道少量流血23例(50.0%),阴道流液33例(71.7%),发热10例(21.7%),宫颈管粘连2例(4.3%),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或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子宫肌瘤体积逐渐减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李彦黎  李晋  王姚  王维  易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性激素、糖代谢指标或联合检测对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能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PCOS初诊患者作为PCOS组,根据不同血清总睾酮水平分为两个亚组。选取同期健康女性8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性激素三项和糖代谢相关检测。结果 PCOS组促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INS)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空腹血糖(FPG)/FINS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睾酮升高的PCOS患者中,性激素、糖代谢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诊断PCOS的特异度(84.60%)、灵敏度(98.80%)最高,AUC最大(1.965); HOMA-IR联合LH/FSH比值的AUC最大(0.946),HOMA-IR、LH/FSH比值联合FPG/FINS比值的AUC最大(0.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大部分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PCOS单指标诊断可首选HOMA-IR,两指标诊断可选择HOMA-IR联合LH/FSH比值,以HOMA-IR、LH/FSH比值联合FPG/FINS比值诊断效能最强。
  • 李贤见  易宏  黄裕林  刘真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流产次数的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开州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80例RSA患者为RSA组,80例健康未孕的育龄妇女(无不良孕产史且正常妊娠次数≥1次)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小板参数和血栓弹力图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A组的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血凝块最大强度(MA)、凝血指数(CI)、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显著增高,而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块行成时间(K)、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流产次数的RSA患者Angle、MA、MPV、PCT及PLT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SA组的流产次数与Angle、MA、MPV、PCT水平呈正相关,与PLT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MPV是引起RSA患者流产次数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SA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其凝血功能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更加紊乱,动态监测RSA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和血小板参数对预防复发性流产、改善妊娠结局和提高妊娠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论著
  • 张进  张明明  周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全面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分析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检索 PubMed、 Embase、 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医学网等电子数据库,筛选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病例,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剔除重复或者不合格的数据,进行数据汇总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43篇,英文81篇,累积病例数147例,平均发病年龄(37.5±8.2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82±4.21)年。肿瘤边界欠清楚、多呈浸润性生长(95.23%),体积为长(9.58±8.32)cm,宽(6.22±4.56) cm,高(5.11±4.32) cm。肿瘤细胞呈基本一致的星形、卵圆形或梭形细胞(100%),细胞质少而不清(98.58%),基质间可见散在的薄壁或厚壁血管(97.14%),核无异型性,核分裂像罕见(1.53%);S-100均为阴性,Vimentin检测阳性率为96.30%,Desmin检测阳性率为83.20%。结论 外阴AAM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常表现为外阴无痛性质软肿物,病史较长,生长缓慢,边界欠清,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 短篇论著
  • 康亚男  李翔  刘禹利  张怡  张瑜  薛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 (TruScreen, TS01)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湘雅三医院妇科门诊宫颈癌筛查192名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在病理CIN2+中的检出率、阳性率、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TS01阳性率26.32%(正常)、46.43% (CIN1)、94.44%(CIN2)、100.0%(CIN3)和100.0%(癌)。TS01受试者<50岁时敏感性100%,特异性66.42%;≥50岁敏感性87.5%,特异性91.67%(P<0.05)。结论 TS01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与病理CIN2+符合率高,未来可能做为医院机会性筛查工具。
  • 于芝颖  司霞  文睿婷  李小平  封宇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妇科恶性肿瘤铂类化疗的敏感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方法 45例使用铂类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取患者外周血检测GSTP1和ERCC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中位生存期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GSTP1-GA型对铂类敏感率为100%,高于GSTP1-AA型敏感率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中CT+TT型对铂类的敏感率92.8%高于CC型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铂组GSTP-AA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率明显大于顺铂组。结论 GSTP1中GA型比AA型对铂类药物更敏感,ERCC1中CT+TT型较CC型对铂类更敏感。GSTP-AA型应注意应用卡铂后骨髓抑制的发生。
  • 苏震  田昕  洪宇  罗泽娇  冼燕丽  陈春宝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2~2017年曾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汉族女性为病例组,共1 438例,选取无不良生育史且至少有一次健康生育史的正常汉族女性为对照组,共789例,对其MTHFR C667T和A1298C、MTRR A66G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中胎儿畸形、胚胎停育、先兆流产的MTHFR 677TT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基因TT是胎儿畸形、先兆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结局中的胎儿畸形、先兆流产、胚胎停育相关。
  • 成华艳  鲍祎敏  王敏  胡素文  陈湘军  李艳琼  田荷艳  陈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0例瘢痕子宫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瘢痕子宫孕妇抑郁的发生率为19.75% (158/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周、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妊娠次数、担心瘢痕的风险明显影响抑郁的发生。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担心瘢痕的风险、妊娠压力、社会支持度是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瘢痕子宫孕妇抑郁发生率较高,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妊娠次数、担心瘢痕的风险、妊娠压力、社会支持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 梁熠  周颖  李娟  王雪  白莲花  李晓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术后患者采取非去枕平卧位和去枕平卧位对术后舒适度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拟行手术的188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去枕平卧位)100例和实验组(术后非去枕平卧位)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术后体位舒适度、术后半坐卧位、首次下床活动、首次饮水及首次进食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半坐卧位、首次下床活动、首次饮水及首次进食的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妇科手术术后患者采取非去枕平卧位不会增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能提高术后舒适度,促进疾病康复。
  • 综述
  • 梁斯晨  王志启  王建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重要的转移方式。精准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是目前研究的趋势。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推荐术式,前哨淋巴结通过超分期进行病理评估可以减少漏诊的风险。但目前超分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及适应证在学界仍无标准。现对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超分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胡婷婷  范淑丽  朱晓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瘢痕子宫试产增加。缩宫素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是临床催产、引产的一线药物。试产过程中缩宫素适用于瘢痕子宫孕妇的可行性、适应证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尚具有争议,本文就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使用缩宫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松芳  孙秀丽  王建六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丝素蛋白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力学性能,体内可降解、安全性高,有促进组织再生和新生血管形成潜能,现有研究者将其制成丝纳米颗粒、丝素蛋白膜或丝素蛋白手术支架等不同形态,以满足药物传递、促进组织再生和组织结构重建等不同的临床需求,也是盆底重建手术补片的潜在选择。
  • 冯琦慧  王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则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尽管目前宫颈癌筛查策略有着较满意的临床效能,但受限于筛查的普及程度,宫颈癌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有研究者尝试采用自取样HPV检测用于宫颈癌初筛以提高筛查覆盖率,并且越来越多研究证明了自取样HPV检测在妇女中良好的接受度,基于PCR原理的HPV自取样检测在筛检宫颈高级别病变方面满意的灵敏度,提出了基于PCR原理的HPV自取样检测用于宫颈癌初筛这一模式。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或计划将传统的基于细胞学的筛查转变为以HPV检测为主的筛查,并且为参与筛查女性提供HPV自取样检测这一选择。本文就HPV自取样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张祎  孙振高  李丽  高丹丹  马英杰  王欣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据报道,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 POR)的发生率为9%~24%。由于POR的高发生率,找到可预测的特定生物标志物显得尤为关键。卵泡液( follicular fluid, FF)是卵泡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的体内微环境。它含有可能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生物活性分子。作为用以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预测和评价的一个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来源,FF的蛋白质分子特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FF蛋白质的表达与卵巢的反应性关系密切,不同反应性的卵巢滤泡液中蛋白质的表达也存在差异性。卵泡液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可能有助于发现POR的标志物并预测IVF-ET的成功。本文将对近年来POR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展开综述。
  • 牛星燕  张冬萍  彭芸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卵巢癌患者首选的化疗方案是以铂类化疗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铂类化疗药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进入细胞后,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能使DNA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其复制转录出现障碍,进而引起细胞死亡,对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有效,但仍存在耐药现象。铂类化疗药物耐药的是由多因素作用产生的结果, 其中包括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功能增强、肿瘤细胞内药物蓄积减少、细胞解毒能力增强、细胞凋亡功能受抑制及肿瘤微环境等。现就卵巢癌铂类耐药机制及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李冰飞  朱大伟  李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超标、妊娠期糖尿病等是巨大儿潜在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母体高血糖状态、体质量控制不佳和遗传因素等相关。巨大儿增加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等发生率;胎儿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低血糖甚至窒息的风险增加。做好产前预测,选择最佳时机和方法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儿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监控血糖、控制体质量及适度运动对于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尤为重要。
  • 孟骁  钟世林  邓玉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宫腔无菌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胎盘中存在微生物菌落的新认知逐渐被接受。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胎盘微生物的研究,使得胎盘微生物得到更多的揭示。关于胎盘微生物的起源有三种推测,即可能来自于肠道、阴道或口腔。胎盘微生物的存在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等具有影响。
  • 共识解读
  • 孙宇婷  冯力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