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7-15
  

  • 全选
    |
    述评
  • 李斌  王建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王甜  孙培松  胡元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示踪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住院行前哨淋巴及手术分期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76例,术前将ICG于宫颈3点及9点进行注射,术中观察并切除示踪的前哨淋巴结(SLN),再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行子宫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经病理检查判断SLN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计算SLN的检出率、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假阴性率等。结果 176例患者的SLN总检出率为91%(160/176),双侧SLN检出率为78%(138/176)。ICG荧光显影技术检测和识别SLN阴性预测值为98.1%(157/160),敏感度为90.3%(28/31),假阴性率为9.7%(3/31)。按NCCN推荐SLN实施法则计算,阴性预测值为98.3%(173/176),敏感度为91.9%(34/37),假阴性率为8.1%(3/37)。子宫内膜癌的SLN主要位于髂外淋巴结(39%,116/298)和闭孔淋巴结(38%,113/298)。其中SLN的识别与脉管癌栓有关(P=0.000)。结论 ICG荧光显影技术下识别子宫内膜癌SLN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多条淋巴结通路同时显影及隐匿部位淋巴结的识别可降低假阴性率,提高SLNB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亚婷  李斌  赵丹  袁光文  刘双环  张亚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纳米炭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纳米炭示踪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在全麻下宫颈注射纳米炭,腹腔镜下识别黑染的淋巴管,沿淋巴管找到第一站黑染淋巴结定位为SLN,单独切除SLN后行标准子宫内膜癌分期术。SLN与其他切除标本分别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评价总检出率、双侧检出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等指标。结果 ① 52例患者中,47例患者(90.4%)至少检出一侧盆腔SLN,其中37例患者(71.2%)检出双侧盆腔SLN,4例(7.7%)仅检出左盆腔SLN,6例(11.5%)仅检出右侧盆腔SLN;② 共检出220枚SLN,SLN中位数为4.0枚,SLN分布最多的位置是髂外血管区(40%),其次是闭孔区(24.5%)、髂内血管区(21.8%)、髂总血管区(11.4%)和腹主动脉区域(2.3%);③ 根据术后病理结果,7例(13.5%)患者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患者假阴性,假阴性率14.3%(1/7),敏感度85.7%(6/7),阴性预测值97.9%(47/48)。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 纳米炭法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SLN活检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 陈国伟  方双  韦露薇  贺红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估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联合病理超分期技术在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29例。对所有入组患者采用纳米炭、吲哚菁绿或两者联合进行前哨淋巴结示踪术+全面分期手术。前哨淋巴结均进行病理超分期。结果 29例患者检出率100%,其中82.76%(24/29)为双侧显影。主要显影部位在闭孔区。常规病理检查提示1例假阴性病理,即前哨淋巴结可以正确识别出96.55%(28/29)的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超分期病理检查后,假阴性率降至0,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前哨淋巴结技术在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评估是安全有效的,尤其结合超分期技术可以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前哨淋巴结技术的应用指征。

  • 魏静  冯力民  杨保军  赵卫红  高婉丽  李海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EC)及内膜不典型增生(AEH)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早期EC(20例)及AEH(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醋酸甲羟孕酮(MPA)或甲地孕酮(MA)口服,联合或单独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D),随访6~60个月,分析治疗结局及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 EC组和AEH组的BMI、既往史、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37例(82.2%)完全缓解,其中AEH组为92%,EC组为70%;3例(6.7%)部分缓解,均为EC患者在随访期间内经孕激素治疗后逆转为AEH;3例(6.7%)对治疗无反应,其中2例AEH患者经孕激素治疗3~6个月后仍为AEH,1例EC患者经孕激素治疗4个月后仍为EC;2例(4.4%)病情进展,其中1例EC患者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3ⅣB期,1例EC患者进展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1Ⅱ期。AEH组妊娠率为36.4%(6/11),EC组为22.2%(3/9)。1例肥胖患者(BMI 42.68 kg/m2)在服用MPA第4个月时发生了左侧横窦和乙状窦静脉血栓。结论 早期EC及AEH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是有效的,但仍存在病情进展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 丁永艳  范植蓉  李高莲  肖正安  韩利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层预防清单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分层预防清单进行妇科围手术期VTE预防的患者1 276例作为研究组,以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未采用分层预防清单患者1 1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组预防性干预措施的落实率及术后VTE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组预防措施的落实率(95.79%,364/380;95.10%,970/1 020;97.46%,6 094/6 253;97.29%,8 499/8 736)高于对照组(83.33%,250/300;83.45%,721/864;86.91%,4 926/5 668;86.68%,6 750/7 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高危组VTE发生率(0.21%,1/481)低于对照组(1.83%,8/436)(P<0.05);研究组极高危组VTE(0.45%,3/672)低于对照组(2.34%,14/599)(P<0.01)。两组治疗期间无有症状的肺栓塞、严重出血、继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烫伤及跌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进行药物预防1 151例患者中,4例(0.35%)发生皮下瘀斑,对照组进行药物预防965例(0.31%)患者中,3例发生皮下瘀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预防清单的应用提高了妇科围手术期VTE预防措施的落实率,降低了妇科围手术期高危和极高危VTE发生风险,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 李碧军  郭瑞霞  王春芳  褚丹霞  王凯丽  杜建敏  赵孟玲  陈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后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的85例阴道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PV单独筛查的阳性率为89.41%;细胞学单独筛查的阳性率为82.35%;细胞学联合HPV筛查的阳性率为100%。因非宫颈疾病切除子宫的患者术后发现阴道HSIL的平均时间(107个月)长于因宫颈疾病切除子宫的患者(28.9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治愈率80.39%(41/51),切除性治疗治愈率85.29%(2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激光治疗组HPV转阴率39.22%(20/51)低于切除性治疗组HPV转阴率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的平均费用5 945.53元低于切除性治疗平均费用21 886.4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PV联合细胞学检查为子宫切除术后阴道HSIL筛查的有效手段,激光治疗和切除性治疗均为治疗的有效方法,前者花费较少,后者HPV转阴率更高,具体应结合病史及阴道镜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因其有较高复发率,治疗后应严密随访。

  • 陈鸿友  张广民  宋丽华  柳燕莹  牛丽艳  张云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C1型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膀胱、结直肠功能的改善情况,并随访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以赤峰市第二医院妇产科36例接受腹腔镜下C型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早期宫颈癌(IB1~IIA2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1术式组),与34例C2型广泛子宫切除手术(C2术式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 两组基本资料和宫旁切除宽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切除数目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膀胱功能:C1术式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达标(<100 ml)时间早于C2术式组[(14.7±4.9)d ,(19.1±7.5)d;P=0.004],尿潴留发生率低于C2术式组[1例(2.8%), 6例(17.6%);P=0.038]。③ 结直肠功能:C1术式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C2术式组[(34.8±9.1)h ,(40.7±12.6)h;P=0.027],里急后重发生率少于C2术式组[2例(5.6%),8例(23.5%);P=0.032]。④ 生活质量评分:C1术式组患者术后3个月[(55.2±4.4)分 ,(51.3±3.7)分]、6个月[(61.5±3.1)分,(54.9±4.0)分]和12个月[(67.8±2.6)分,(60.3±3.2)分] 的宫颈癌生活质量FACT-Cx评分均高于C2术式组(P均<0.001)。结论 对于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C1型宫颈癌根治术在保证手术范围同时能够减少对膀胱、结直肠功能的影响,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 周晓燕  汤美玲  马娟  王葳  沈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PCOS进行IVF-ET并有妊娠结局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后第28天超声结果分为临床妊娠成功组(41例)和临床妊娠失败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妊娠前体质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值和雌二醇(E2),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临床妊娠的全变量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妊娠成功组的年龄(P=0.004)、LH/FSH值(P=0.009)、Gn用量(P=0.013)小于临床妊娠失败组,而临床妊娠成功组的FSH水平(P=0.013)、获卵总数(P=0.018)、hCG日子宫内膜厚度(P=0.005)、正常受精率(P=0.004)高于临床妊娠失败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638,95% CI:0.480~0.847,P=0.002)、LH/FSH(OR=0.106,95% CI:0.026~0.423,P=0.002)、Gn用量(OR=0.961,95% CI:0.927~0.995)是影响
    IVF-ET治疗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FSH(OR=1.276,95% CI:1.199~1.359)、正常受精率(OR=1.146,95% CI:1.025~1.118)是独立保护因素。以临床妊娠是否成功为因变量,年龄、FSH、LH/FSH值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临床妊娠结局预测模型:P=1/(1+e-(-3.136-0.450×年龄-0.244 ×FSH-2.248 ×(LH/FSH)-0.040 ×Gn用量+1.146 ×受精率))。
    此方程与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做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71,95% CI:0.918~0.987。结论 年龄、FSH、LH/FSH值是影响IVF-ET治疗PCOS患者不孕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望用于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

  • 郭延秀  左立莹  艾佳佳  田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卵巢低反应(POR)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334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nRH-a长方案、改良长方案及拮抗剂方案三种超排卵方法,分析其获卵数与妊娠率、活产率的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三种促排卵方案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51.5%、57.1%和37.5%)及活产率(分别为45.5%、42.9%和3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4枚临床妊娠率(36.4%)与获卵数>4枚的患者妊娠率(5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活产率(9.1%)较后者(41.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是PCOS患者获卵数<4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高BMI是导致PCOS卵巢低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对高体质量PCOS超排卵患者的管理。

  • 马艳群  朱晔  谈诚  杨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肠道症状的发生率及其与阴道后壁脱垂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POP患者,使用伯明翰肠道及泌尿系症状调查问卷(BBUSQ-22)了解患者肠道症状的患病情况,并结合患者阴道后壁脱垂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患者343例,67.3%(231/343)的患者至少出现一项肠道症状,然而47.8%(164/343)的患者仅有轻度症状,仅有19.5%(67/343)的患者至少有一项症状为中度。54.2%(186/343)有便急症状,其中中度及以上的便急者占18.8%(35/186),37.9%(130/343)存在便秘症状,11.1%(38/343)存在排便困难。手助排便症状在Ⅲ~Ⅳ期的患者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01)。结论 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肠道症状以轻度为主。手助排便与阴道后壁脱垂的严重程度相关。

  • 张立芳  唐世倩  孙如意  赵馨  段爱红  卢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患者尿流率和尿流率曲线相关参数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41例SUI患者尿动力学检查资料,采用重量-时间法、导尿管导尿法,检测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Qmax)、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 Qave, ml/s)、排尿时间(voiding time, VT)、尿流时间(flow time, FT)、最大尿流率达峰时间(time to maximum flow, TQamx)、残余尿(residual volume, RV)、排尿量(voided volume, Vv)及尿流率曲线分型。结果 <50岁组Qmax和VT与≥5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流率曲线起伏组TQamx、VT和FT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尿流率曲线类型的Qmax、Qave、VT、FT和TQam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I患者年龄和排尿方式为主要影响尿流相关参数,以最大尿流率、排尿时间和尿流时间最显著。



  • 马玉  狄江丽  毕蕙  杨琦  赵清平  秦天华  徐文  刘朝阳  易念华  赵璟  周德平  陈建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我国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中,通过TruScreen(TS)和液基细胞学(LBC)对HPV阳性人群进行进一步分流的筛查效果。方法 2018年8月~12月,对9 972例参加国家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妇女进行HPV初筛, HPV16/18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他12种HPV高危亚型阳性者同时进行TS和LBC检查进行分流,任一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比较TS和LBC对CIN2+和CIN3+检出率,分析两种方法对HPV检测阳性者的分流效果。 结果 HPV初筛阳性率为7.54%,其中HPV16/18阳性率为2.14%,其他12种HPV高危亚型阳性率为5.41%。TS和LBC分流的异常率分别是18.74%和16.70%,两种分流策略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0,P=0.380)。TS和LBC分流CIN2+检出率分别为2.41%和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2,P=0.216)。TS分流和LBC分流CIN3+检出率分别为1.11%和2.23%,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2.034,P=0.154)。结论 TS和 LBC两种分流策略对HPV阳性人群宫颈病变的检出效果无明显差异,各地区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流方法。

  • 任文辉  赵艳霞  马兰  吴久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年我国5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实施现状、筛查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贫困地区宫颈癌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信函调查方法及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收集贫困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的组织管理、筛查流程、服务提供及筛查效果数据,进行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75个国家级贫困县共完成1 376 015例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79.79/10万,宫颈癌检出率为27.03/10万,早诊率为91.18%。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县级多机构参与筛查、宫颈癌筛查工作纳入县级绩效考核、获得多途径筛查经费、接受上级机构督导质控、完全配备筛查人员、多台仪器设备投入及县级机构独立承担的筛查服务模式均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RR值分别为1.41、1.35、1.25、1.64、1.23、1.17、0.89,P<0.05)。结论 现阶段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宫颈癌筛查服务质量已有一定提高,筛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提供能力是保障筛查服务质量和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的重要因素。

  • 王光杰  赵慧颖  刘方  吕杰  张晓红  刘国莉  安友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MV)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1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2 h定义为PMV,并将患者分为PMV组58例和非延长组4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PMV组患者的入住ICU时间[中位数和四分位数113.5 h(72.0 h,213.0 h)vs 27.5 h(20.0 h,64.0 h),P<0.001]和总住院时间[14.0 d(11.0 d,22.5 d) vs 11.0 d(7.5 d,17.5 d)P=0.013]显著长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OR=1.001,95% CI: 1~1.001,P=0.005]、入ICU 12 h内氧合指数(PaO2/FiO2)最低值[OR=0.991,95% CI: 0.985~0.997,P=0.002]和肌钙蛋白(TnI)升高[OR=6.890,95% CI: 1.255~37.831,P=0.026]是危重孕产妇PM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中出血量、入重症监护室12 h内PaO2/FiO2最低值和TnI升高与危重孕产妇的PMV有关。

  • 欧阳鲁平  黄红倩  苏景玉  孙惟佳  桂宝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胎儿生长受限的遗传学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妊娠晚期因胎儿生长受限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取脐带血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情况。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 DGV)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 67例胎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异常6例,检出率8.96%(6/67),其中1例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染色体缺失,1例衍生染色体,1例染色体倒位;SNP-array检出11例异常,检出率16.42%(11/67)。11例芯片异常中有7例致病性,1例疑似致病性,其余3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结论 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受限胎儿行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提高其遗传病因的诊断。

  • 罗晓华  史娜  郭晓珮  黄玉莲  崔世红  王晓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B族链球菌带菌的危险因素及其母婴结局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定期产前检查的1 310例B族链球菌阳性的孕妇纳入研究组,简单随机抽样法(直接抽样法)选取同期1 310例B族链球菌阴性的孕妇纳入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37.43%)、生殖道支原体感染(48.44%)、羊水过少发生率(32.11%)及初产妇比例(57.25%)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B族链球菌带菌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期糖尿病(OR=1.562,95% CI: 1.145~2.133)、生殖道支原体感染(OR=7.621,95% CI: 1.726~33.642)、初产妇(OR=1.256,95% CI: 1.046~1.509);研究组孕妇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5.87%)、羊水污染率(48.44%)、新生儿感染率(43.8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31.19%)及新生儿心肌损伤率(27.3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B族链球菌带菌引起多种母婴不良结局,积极阻断垂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

  • 赵先兰  高丹丹  张文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子痫前期(PE)与健康孕妇血浆游离蛋白S(fPS)、蛋白C (PC)、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水平,探究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改变是否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方法 采用随机排列表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定期产前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PE患者89例,其中早发型PE组(<34周)53例,晚发型PE组(≥34周)36例。抽取同期本院定期产前检查7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其中<34周对照组30例,≥34周对照组44例。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fPS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ATⅢ活性,比较孕妇血浆fPS、PC、ATⅢ活性。结果 ① 早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晚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活性分别为(44.10±1.8)%、(49.7±1.8)%、(42.3±3.0)%、(46.7±1.7)%,PC活性分别为(116.0±3.8)%、(111.4±2.7)%、(107.8±3.7)%、(109.4±2.9)%,ATⅢ活性分别为(72.1±1.7)%、(95.0±3.0)%、(75.0±2.4)%、(91.1±2.5)%,早发型PE组较与<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均降低,(P均<0.05)。② 晚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与≥34周对照组均降低(P均<0.05)。③ 早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与晚发型P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可能与PE发病有关;早发型、晚发型PE患者体内可能均存在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引发的易栓状态。

  • 短篇论著
  • 王娟  吕玉珍  田可可  闫虹  杜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自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IVF-ET新鲜及解冻周期移植的不孕症患者1 885例,通过检测男方精液常规与DFI,比较精液参数、不同年龄、不同受精方式等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结局。结果 ① 精液参数中,DFI>30组 精子密度、(a+b)活力、畸形率、流产率与其他两组≤15/15~3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年龄≥35岁组DFI值、流产率、临床妊娠率,与其他两组(21~29)岁、(30~34)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ICSI组DFI值、流产率,与其他两组IVF/RIC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I>30能引起精子密度、(a+b)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率增高,虽不显著影响临床妊娠率,却会增加流产率。

  • 刘娜  龙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例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妊娠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5例患者诊断时间在妊娠前5个月~3年,1例患者妊娠10周诊断,狼疮抗凝物和抗β2糖蛋白均阳性。诊断后均给予抗凝治疗,其中1例患者妊娠期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19×109/L;1例患者妊娠31周出现重度。结论 抗磷脂综合征对妊娠有不良影响,注意筛查抗磷脂抗体,以尽早确诊和治疗,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 李汉秦  李环  杜辉  胡艳  程德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点阵式CO2激光治疗外阴阴道萎缩(vulvovaginal atrophy, VVA)的临床疗效。方法 招募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VVA患者,使用点阵式CO2激光治疗仪进行阴道内治疗3次,每次间隔4~6周。采用阴道健康指数评分(vaginal health index score, VHI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治疗前后VVA症状和疼痛程度,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治疗前VHIS结果(9.77±1.50)分,第一次治疗后VHIS(11.53±1.76)分,在1、3和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别是(14.43±1.43)分、(15.80±1.35)分和(16.33±1.2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VA症状评分显著改善[阴道灼痛:(64.67±10.74)分和(48.00±9.97)分;阴道干涩:(62.67±10.48)分和(45.33±5.07)分;阴道瘙痒:(63.00±10.55)分和(47.67±9.71)分;性交痛:(66.00±11.02)分和(55.00±9.74)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在激光探头插入、移动和激光治疗时疼痛轻微,治疗总体满意率90%(27/30),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点阵式CO2激光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女性VVA的症状,明显提高患者VHI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 黎雪梅  阳袁莉  刘守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紫杉醇对卵巢癌SKOV3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紫杉醇浓度培养处理SKOV3细胞72 h后,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SKOV3细胞的衰老;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SKOV3细胞培养液中衰老细胞相关分泌表型(SASP)因子的浓度。结果 3 μmol/mL的紫杉醇处理SKOV3细胞72 h时,衰老细胞的比例最高为(75.31±3.16)%。与对照组相比,3 μmol/mL的紫杉醇处理SKOV3细胞
    72 h时后,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IL-8、CXCL1、CCL2、INF-γ的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结论 紫杉醇可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的衰老及相关分泌表型因子的表达。

  • 齐跃  叶秋霖  刘淼  王珮瑶  王慧敏  刘娟娟  朱连成  刘冰莹  张丹晔  林蓓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行子宫颈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后患宫颈上皮内病变因宫颈阴道部明显萎缩而行子宫颈部分切除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平均年龄(57.63±6.55)岁,手术距绝经平均年限(7.87±6.14)年;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LSIL)4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83例;平均手术时间(23.83±6.16)min;术中出血量(7.24±3.94)ml;平均切除宫颈长度(2.59±0.39)cm;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与术前一致61例(70.11%),加重26例(29.89%);二次手术患者23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术18例(20.69%),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5例(5.75%)。子宫颈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1例(1.15%)病理切缘阳性,1例(1.15%)诊断病变残留。结论 子宫颈部分切除术对于绝经后宫颈阴道部明显萎缩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安全有效,但不足之处在于如需二次手术切除子宫,则局部炎性粘连,相应难度增加 。

  • 王玲  梁雄  蒋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珠海市妊娠早期孕妇抑郁发生情况,初步探讨孕妇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妊娠11~14周孕妇进行现场问卷调查876份。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以EPDS得分≥13分抑郁阳性,9~12分为可能有抑郁情绪。结果 妊娠早期孕妇抑郁发生率为9.02%(79/876),可能有抑郁情绪者25.57%(224/876)。孕妇有无职业及流产史、不同文化程度对妊娠早期抑郁有明显影响(P<0.05),<25岁、25~35岁,>35岁孕妇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0.13%(8/79)、9.49%(62/653)和6.26%(9/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抑郁发生率 8.05%(34/422),经产妇抑郁发生率9.91%(45/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存在抑郁和抑郁情况,可能与自身因素有关,应把孕妇心理测评及指导纳入孕期产前检查内容。

  • 王青  李明珠  程文瑾  赵超  李静然  孙秀丽  魏丽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多地区女性人群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五癌”)的认知现状,为健康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北京市顺义区“两癌筛查”现场、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门诊及山东临清市医务人员群体共1 419例女性,填写五癌认知度调查问卷,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这4组人群中,山东临清市医务工作人员和其他3组相比,对“五癌”“很了解”的比率均显著更高。1419例女性中,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五癌“很了解”分别占20.7%(280/
    1 355)、14.2%(159/1 117)、14.2%(157/1 109)、13.7%(177/1 296)和6.7%(86/1 293);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恶性肿瘤相关知识者占49.3%(700/1 419),其次是由就诊医生宣教,占27.6%(391/1 419);最希望医院提供的帮助是基因检测61.2%(868/1 419),如果调查对象有五癌高危因素,愿意进行基因检测者占77.0%(1 092/1 419)。结论 非医务工作者对于五癌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但对基因筛查接受度很高,仍需增强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 韩晓洁  万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比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与地屈孕酮预防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 TCRP)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TCRP)、地屈孕酮组(TCRP+地屈孕酮)和曼月乐组(TCRP+曼月乐)各50例。观察月经量、月经出血模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月经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曼月乐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2、18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8个月,研究组正常月经出血模式恢复率好于对照组,曼月乐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曼月乐组复发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CRP术后联合使用曼月乐或地屈孕酮均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出血量,有助于异常月经出血模式恢复正常,有效减少术后息肉复发情况。曼月乐较地屈孕酮组表现出明显优势。

  • 病例报告
  • 王瑞  徐婉婉  应伟佳  曾文杰  黄璐  赵小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冠能  胡晓霞  罗永金  陆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安健  孙蓬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随着肿瘤免疫研究的进展,使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或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以期准确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并对确定治疗方案、判断临床疗效、评估预后提供临床依据等已成为临床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就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杨孝明  王玉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子宫内膜及卵巢双原发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为Ⅲ期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转移,或Ⅱ期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转移,从而影响了后续临床治疗和管理。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及卵巢双原发癌的预后显著好于伴转移的单原发癌,因此,正确的认识子宫内膜及卵巢双原发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对子宫内膜及卵巢双原发癌的诊断标准、病因、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因素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 金玉茜  高桂香  柳鹏  屈敏  王鲁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VLS具有遗传易感性,且自身免疫因素可能是VLS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免疫机制的相关靶点miR-155、ECM1,半乳糖凝集素-7等都可能在VL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外阴硬化性苔藓遗传易感性和自身免疫机制的靶点进行综述。
  • 管理办法
  • 吴治敏  陈彦丽  李玲  吴娇娇  史元湘  刘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通过规范患者的收治、疑似患者的排查、住院患者床位安排、院内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病区人员感染防护管理、病区物资配置、病区环境消毒、就餐及饮食护理等,制定了10个规章制度和12个工作流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5日共收治患者503例,其中择期手术219台次(恶性肿瘤患者168台次),急诊手术52例,日间化疗患者232例。期间排查3例疑似患者,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患者综合满意度98.7%。结合科室自身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通过科学管理、专项培训、专家指导、病区科学布局等,让疫情爆发期间妇科病区能安全运行,解决妇科患者看病和住院的问题。

  • 专家共识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随着“精准诊疗医学”和“肿瘤微创治疗”等理念的提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应运而生。该技术既能降低传统分期手术切除淋巴结的并发症,又可精准评估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近年来被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目前子宫内膜癌SLNB已被写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我国部分医院也已开展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国内现状,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专家共识,供临床应用参考。

  • 李静然  隋龙  吴瑞芳  毕蕙  耿力  刘婷艳  刘军  钱德英 陈飞  赵昀  赵超  尤志学  王建六  魏丽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共识解读
  • 李明珠  赵昀  李静然  赵超  魏丽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