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3-15
  

  • 全选
    |
    述评
  • 王建六
    2017, 18(2): 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朱兰,毛萌
    2017, 18(2): 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欣,王建六
    2017, 18(2): 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曹婷婷,杨欣,孙秀丽,王建六
    2017, 18(2): 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生物补片与化学合成网片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全盆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全盆重建手术的96例POP-Q分期≥Ⅱ期患者,其中采用生物补片(Surgisis)患者48例为生物补片组,采用化学合成网片(Avaulta)患者48例为合成网片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生物补片组平均手术时间[(126.4±39.8)min]与合成网片组[(60.6±8.9)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130.5±98.4)ml]与合成补片组[(30.5±10.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体温、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物补片组患者的客观复发率(25.0%,12/48)高于合成网片组(10.4%,5/48),但其主观复发率低(6.25%)。两组患者的客观复发均主要发生于阴道前壁,其中生物补片组10例(20.8%),化学合成网片组3例(6.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PISQ-12,PFDI-20,PFIQ-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补片组患者的术后PISQ-12评分为(15.50±4.23)分,高于合成网片组[(10.50±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物补片组无一例发生补片的侵蚀,合成网片组4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 与化学合成网片相比,生物补片组在盆底重建手术中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性生活质量,患者主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 秦美英,夏志军
    2017, 18(2): 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因子宫脱垂或其他因素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穹隆疝的处理方式。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穹隆疝107例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单纯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27例;以穹隆膨出为主,伴或不伴有膀胱和直肠膨出80例。80例患者中,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32例,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48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4例,尿动力学提示隐匿性尿失禁3例;行经阴道置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76例,其中全盆底重建术56例,中盆腔重建术20例;2例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1例单纯疝囊修补术,1例前盆底重建术+疝囊修补术。17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16例术中同时行TVT-O术。随访至2016年12月,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无复发病例,3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1例隐匿性尿失禁患者于术后1年因尿失禁症状较重,行TVT-O手术。结论 置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疝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根据穹隆疝及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的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重建方式。对于术前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或隐匿性尿失禁患者术中应同时行TVT-O手术。

  • 胡清,夏志军,刘丹,林特
    2017, 18(2): 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应用合成网片行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18例经阴道应用合成网片行全盆底重建术复发患者,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脱垂程度及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18例复发患者中,重度子宫脱垂合并轻度阴道前后壁脱垂者5例;重度阴道前后壁脱垂伴其他部位轻度脱垂者4例,阴道穹隆脱垂合并重度阴道前后壁脱垂9例;伴严重排尿困难、排尿不净2例;伴排便困难,需还纳脱出物排便或排尿2例;伴压力性尿失禁2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子宫颈环结构、位置异常5例,阴道前或后穹隆疝形成3例,既往全盆底重建术中合成网片穿刺部位不准确2例,网片挛缩、移位4例,给予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疝囊结扎及再次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等手术。平均随访(2.20±1.73)年(1~5年)。依据POP-Q分期法,术后无再次脱垂复发病例,解剖学恢复率100%,主观满意度100%。术后3个月,1例新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经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好转;1例阴道内线头暴露,剪除线头后恢复良好。结论 全盆底重建术后复发原因可能与术中解剖层次不清,网片穿刺部位不准确,固定不牢,术后挛缩、折叠、移位,宫颈环结构处理不到位,以及术后长期腹压增高等有关。

  • 吕爱明,孙秀丽,华克勤,易晓芳,吴瑞芳,李环,刘娟,胡丽娜,张红,真洪莉,张菊新,林忠,史玉林,田永杰,岳青芬,夏志军,谢臻薇,林仲秋,张西忠,王建六
    2017, 18(2): 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经Ⅲ型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状况,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在全国14家研究中心接受Ⅲ型子宫切除手术的38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盆底功能调查,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综合评价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状况。结果 ① 患者术后平均拔除尿管时间是(2.36±1.19)周;② 术前与术后PFIQ-7及PFDI-20问卷评分显示,术后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③ 术后3~24个月内测定 279例患者盆底肌电及盆底张力,其中55.20%(154/279)的患者术后盆底肌电指标低于正常值。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Ⅲ型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罗红学,卞苏环,杜辉,刘志红,王桂香,王纯,周艳秋,吴瑞芳
    2017, 18(2):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保存形式的阴道自取样本联合激光辅助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和HPV基因测序分型检测技术(SEQ HPV)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方法 319例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和子宫颈癌筛查项目中因异常宫颈细胞学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需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采集液体载体、FTA固体卡和POI固体卡三种形式的阴道自取样本三份和医取样本一份。四种样本分别行PCR法(Cobas 4800)、MALDI-TOF和SEQ HPV法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① MALDI-TOF检测阴道自取样本与Cobas 4 800检测医取样本比较,高危型HPV的一致率:液体载体88.58%,FTA卡83.04%,POI卡87.89%;对应的HPV16/18的一致率为97.58%、93.77%和97.23%;检测CIN2及以上病变(CIN2+)的敏感度为93.44%、88.52%和95.08%。② SEQ HPV检测阴道自取样本与Cobas 4800检测医取样本比较,高危型HPV的一致性:液体载体89.62%,FTA卡86.85%,POI卡89.97%,对应的HPV16/18的一致为97.23%、95.50%和97.23%;检测CIN2+的敏感度为96.72%、93.44%和96.7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obas 4800检测医生取宫颈细胞样本比较,MALDI-TOF和SEQ HPV两种方法用于自取阴道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高危型HPV的检测一致性较高;对于高级别宫颈病变,其筛查灵敏度无显著差别。

  • 高丽丽,沈洁,张月,韩历丽
    2017, 18(2): 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2008—2014年北京市以宫颈细胞学作为初筛方法行子宫颈癌筛查数据,了解北京市子宫颈癌筛查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个案信息系统中2008—2009年(第一周期)、2011—2012年(第二周期)、2013—2014年(第三周期)18个区县上报的子宫颈癌筛查数据。结果 第一、二、三周期的筛查覆盖率分别为19.2%(728 704/3 787 748)、18.8%(495 814/2 630 818)和 15.4%
    (467 863/3 032 690);宫颈细胞学阳性(≥ASCUS)检出率分别为2.3%(16 587/728 704)、2.0%(10 095/495 814)
    和2.2%(10 073/467 863),其中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检出率由第一周期的70.4/10万
    (513/72 870)增至第三周期的224.2/10万(1 049/467 863),增加了218.5%;早诊率由第一周期的92.0%(552/602)增至第三周期的97.1%(1 061/1 093),增加了5.5%;第一周期宫颈癌检出率最高(12.2/10万,89/728 704),第二、三周期为7.5/10万(37/495 814)和9.4/10万(44/467 863)。结论 北京市三个周期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早诊率逐渐提高,减少了子宫颈癌的发生,但也存在筛查覆盖率、宫颈细胞学检出率不高等问题。

  • 杨光,陈青,洪颖,郑金榆
    2017, 18(2): 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7蛋白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80例高危型HPV阳性妇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 E7蛋白。结果 ① 病理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及浸润癌组HPV E7蛋白阳性率(77.8%,56/72)显著高于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LSIL)组(52.6%,25/48;P=0.003),病理LSIL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23.9%,16/60;P=0.007);② 对于细胞学为ASCUS和LSIL的妇女,HPV E7蛋白诊断HSIL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52.1%、58.9%和96.2%; ③ HPV E7蛋白和TCT诊断L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5% vs 51.7%、73.3% vs 58.3%、83.5% vs 71.3%、53.0% vs 37.6%,除特异度外,E7蛋白诊断的价值略优于TCT(P<0.05)。结论 HPV E7蛋白在检测宫颈病变,尤其是在细胞学轻度异常患者的分流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夏玉洁,王辰,王颖梅,张丽琴,薛凤霞
    2017, 18(2): 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各种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149例HR-HPV感染、宫颈细胞学阴性患者设为研究组;165例健康查体HPV阴性、细胞学阴性女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BV)检出率分别为24.8%和9.1%(P<0.00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分别为12.8%和4.8%(P<0.05);需氧菌性阴道炎(AV)分别为14.1%和4.2%(P<0.01);WBC>10个/HPF分别为28.2%和22.4%(P>0.05);pH值>4.5分别为22.8%和12.1%(P<0.05);乳酸杆菌减少分别为38.3%和15.2%(P<0.001)。BV阴性与阳性组HR-HPV检出率分别为42.7%和71.2%(P<0.001);VVC阴性与阳性组分别为45.3%和70.4%(P<0.05);AV阴性与阳性组分别为44.8%和75.0%(P<0.01);WBC≤10个/HPF与WBC>10个/HPF组分别为45.5%和53.2%(P>0.05);pH值≤4.5与pH值>4.5组分别为44.2%和63.0%(P<0.05);乳杆菌正常与减少组分别为39.7%和69.5%(P<0.001)。结论 BV、VVC、AV、pH值>4.5及乳酸杆菌减少可能与HR-HPV感染相关。

  • 李奇迅,徐云,郭蕾,余秋蓉,徐兰枝,杨保军,赵卫红,孔令蕤,冯力民
    2017, 18(2): 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改良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阴道内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对74例可疑宫腔病变患者应用改良子宫内膜采集器(改良采集器组)通过阴道内镜检查评估宫腔状态后采集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并与宫腔镜检查定位诊断性刮宫(诊刮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内膜采集器及宫腔镜定位诊断性刮宫标本满意率均为94.59%(70/74)。74例患者中,改良采集器组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7例,其特异度为98.41%(62/63),灵敏度为63.64%(7/11),诊刮组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1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3.24%(69/74),Kappa值为0.699,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结论 使用改良子宫内膜采集器可在阴道内镜检查后直接进行内膜活检,并且可获取较满意标本。

  • 祝洪澜,李佳,李艺,王悦,鲍冬梅,沈丹华,崔恒
    2017, 18(2): 1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12例就诊于妇科,6例就诊于血管外科;中位数年龄为45岁,主诉以月经改变、腹痛及运动后黑朦为主。术前影像学检查如彩色超声、MRI、CT、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初步提示该疾病,8例术前提示此诊断。1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血管外科就诊的患者中2例行盆腔肿物切除术,4例行下腔静脉(心房)病变切除术,妇科手术范围包括7例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既往曾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切除子宫外病灶后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1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均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术后均未药物治疗,平均随访34.7个月,一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并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术前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

  • 刘琴,王辉
    2017, 18(2): 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体温及扭转度数对于预测扭转附件坏死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98例手术治疗的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坏死组(45例),非坏死组(5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坏死组体温、FIB及附件扭转度数均高于非坏死组(P<0.05)。FIB、体温及扭转度数与扭转附件坏死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46、0.290和0.306;P值分别是0.014、0.004和0.002。体温、FIB及扭转度数对扭转附件坏死预测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668、0.643和0.670;P值分别是0.004、0.015和0.004。三者联合对于扭转附件坏死预测的AUC为0.754(P=0.000)。结论 坏死组体温、FIB及附件扭转度数均高于非坏死组。体温、FIB及扭转度数对于扭转附件坏死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但预测价值相对较低;三个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指标的预测价值。

  • 徐臻,赵影,唐蓉,范秀玲,丁玲玲,颜磊
    2017, 18(2): 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经保守性手术治疗后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孕症就诊、既往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殖功能手术的9例患者(肿瘤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因不孕症就诊无卵巢交界性肿瘤而行附件切除术病史的9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同质配对方法进行配对,比较两组间的IVF相关指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9例肿瘤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化妊娠分别为4例和5例(P=0.637),临床妊娠分别为3例和5例(P=0.343),活产分别为2例和5例(P=0.147),两组均无流产、早产发生。术后随访18个月,9例肿瘤组患者中1例复发,该患者术后经IVF-ET助孕足月产后半年(术后18个月)时右侧卵巢肿瘤复发。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实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后续不孕症行体外受精鲜胚移植妊娠结局无显著不良影响。

  • 陈咏玫,王静,李智
    2017, 18(2): 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中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患者264例,其中82例使用内压缩缝合法止血者为研究组,182例使用非压缩缝合止血方法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产褥病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416.95±228.28)ml]显著少于对照组[(542.47±513.83)ml,(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10.21±12.32)g/L]显著小于对照组[(13.97±15.27)g/L,P<0.05];研究组输血率(3.66%,3/82)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21/182;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24.57±5.73)min]少于对照组[(33.45±16.93)min,
    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12±1.38)d和(3.93±0.9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褥病率(7.31%,6/82)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30/182;P<0.05)。两组均无邻近脏器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子宫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剖宫产术中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性前置胎盘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和避免切除子宫的风险。

  • 罗小金,郭碧芸,胡亮,冉健,余韬,温丽娟,魏凤香
    2017, 18(2): 1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中非平衡相互易位胎儿的产前诊断指征、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为孕妇妊娠选择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诊断为非平衡相互易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非平衡易位患者中,28例(84.8%, 28/33)胎儿超声异常,5例(15.1%,5/33)胎儿超声结果未见异常。7例(21.2%, 7/33)为新发突变易位,26例(78.8%, 26/33)为父母系遗传易位。7例新发突变的主要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5例,高龄2例。26例遗传易位中,双亲之一为易位携带者10例,超声异常8例,高龄5例及不良生育史3例,其中10例(38.5%)产前检查前双亲之一就已知为易位携带者,16例(61.5%)为产前检查后确诊。33例均选择终止妊娠,其中28例与超声异常特征相符,5例未见明显表型异常特征。结论 产前诊断指征中超声异常与非平衡相互易位紧密相关,异常的染色体易位核型大部分来源于双亲之一平衡易位携带者。非平衡易位胎儿由于涉及染色体大片段的丢失或重复,易导致显著的畸形表型特征,通常均需终止妊娠。

  • 钱艺美,王小红,梁云,王军青
    2017, 18(2): 1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共载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siRNA与顺铂(DDP)纳米脂质体(STAT3/DDP-Lip)对耐药性SKOV3/DDP卵巢肿瘤的逆转与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法制备共载脂质体并测定其纳米表征,利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STAT3/DDP-Lip体外对STAT3的干扰效果,通过细胞杀伤实验与裸鼠体内抑瘤实验分别评价STAT3/DDP-Lip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共载siRNA和DDP的纳米脂质体,体外条件下STAT3/DDP-Lip处理后耐药细胞的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为0.225;STAT3/DDP-Lip对SKOV3耐药细胞的IC50值为3.75 μg/ml,耐药逆转倍数为7.51;体内耐药卵巢癌治疗中,STAT3/DDP-Lip能显著抑制肿瘤体积[(215±122)mm3],与空白对照组[(1 316±140)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AT3/DDP-Lip可以在体内外抑制DDP耐药性卵巢癌SKOV3细胞株生长。

  • 短篇论著
  • 迟源,迟乐
    2017, 18(2):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转胯回旋运动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诊断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转胯回旋运动,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Kegel)、两组的疗程均为16周。采用1 h尿垫试验、盆底肌肉电位测定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盆底肌肉电位强度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6周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转胯回旋运动对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冀云鹏,周雪原,王杰,李灵,冀小平,王晓华
    2017, 18(2): 1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 ococcus,GBS)感染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妊娠35~38周3 1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阴道和肛周分泌物中GBS核酸。将B族链球菌阳性149例作为阳性组,取同期149例B族链球菌阴性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 3 106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阳性率4.79%(149/3 106)。GBS阳性组和对照组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GBS感染、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黄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增加剖宫产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行GBS筛检。

  • 赵丽萍,谢文霞
    2017, 18(2): 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酰-β-羟化酶(AAH)、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早孕及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早期妊娠孕妇80例(对照组)、稽留流产孕妇120例(研究组),并按照胚胎在宫内停育时间将120例稽留流产组分为<2周组和≥2周组。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AAH、HIF-1a、VEGF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AAH、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87.5%和72.5%,对照组均阳性表达(P<0.05)。在<2周组AAH、HIF-1α和VEGF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6%、85.4%和72.9%,≥2周组分别为91.7%、97.2%和7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H、HIF-1a、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中的表达,其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发生的重要因素。

  • 林思华,陈惠英,何剑芬,许红雁
    2017, 18(2): 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会阴超声测量正常女性及SUI女性的超声参数,比较SUI女性盆底康复治疗前后膀胱颈移动度(BND)、张力期膀胱颈位置(V-BN-S)、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 h漏尿量变化,以评估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经会阴超声测量22例正常已生育女性(对照组)、31例SUI女性(SUI组)的静息期膀胱颈(BN)、张力期膀胱尿道后角(RVA)、膀胱颈与耻骨联合的垂直距离(BN-S),计算尿道旋转角度(UR)、膀胱颈移动度(BND)。结果 SUI组BN位置[(22.74±3.87)mm]较对照组[(26.80±4.02)mm]下移(P<0.001),张力期BN位置[(-8.74±6.96)mm]较对照组[(3.25±5.22)mm]下移(P<0.001),BND [(31.51±7.27)mm]较对照组[(23.55±6.90)mm]增加(P<0.001)。经盆底康复治疗后,SUI组张力期BN位置[(-4.81±6.62)mm]较治疗前[(-8.74±6.96)mm]上移(P<0.001),治疗后BND[(27.35±5.75)mm]较治疗前[(31.52±7.28)mm]减少(P<0.001),治疗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50.78±15.16)分]高于治疗前[(29.80±11.02)分](P<0.000)。SUI组盆底康复治疗前后BND变化与I-QoL评分呈正相关(r=0.836,P<0.001)、与1 h漏尿量呈正相关(r=0.785,P<0.001)。结论 SUI组超声表现为BN位置较对照组低、BND较对照组增加 ;盆底康复治疗后SUI组张力期BN位置较治疗前上移,BND较治疗前有减少。

  • 姬乐婷,孙学永,张建辉
    2017, 18(2): 1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药物用于无痛取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无痛取卵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组,每组43例。A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丙泊酚,B组给予戊乙奎醚0.5 mg+地佐辛0.1 mg/kg+丙泊酚,C组给予盐酸羟考酮0.1 mg/kg+丙泊酚,分析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VAS评分,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显著高于B组的4.65%和C组的2.32%(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戊乙奎醚、盐酸羟考酮用于无痛取卵安全有效。地佐辛复合戊乙奎醚、盐酸羟考酮不良反应低,患者舒适度高。

  • 郑秀琼,谢熙,刘超斌,苏彦钊,王雪春
    2017, 18(2):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阴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7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阴式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5例患者均采用McDonald环扎法,手术时间为5~15 min。手术顺利,术中均无胎膜破裂、出血多等并发症。随访至分娩,足月分娩89例(77.4%),早产13例(11.3%),新生儿存活102例(88.7%),流产13例(11.3%) 。结论 阴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颜建英,刘家驹
    2017, 18(2): 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胎盘Snail的表达与胎盘滋养细胞侵袭性及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孕产妇,分为胎盘植入组10例、前置胎盘组20例及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各组胎盘母体面Snail的表达情况。结果 胎盘植入组和前置胎盘组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胎盘植入组Snail mRNA相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母体面Snail表达升高可能与胎盘滋养细胞侵袭性增强及胎盘植入发病相关。

  • 李苹,李丽娜,李明珠,吕育纯,林丽蓉
    2017, 18(2): 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糖高乳酸微环境对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抑制HeLa细胞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HeLa细胞在常糖(葡萄糖10 mmol/L)和低糖高乳酸(葡萄糖3 mmol/L+乳酸2.5 mmol/L)
    环境下培养,并分别给予2.67 μmol/L吉非替尼干预。采用CCK-8法测定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RT-PCR检测EGFR和mTOR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与常糖组比较,低糖乳酸组24 h和72 h
    细胞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48 h细胞抑制率略高于常糖组。与吉非替尼阴性组比较,常糖+吉非替尼组和低糖乳酸+吉非替尼组在24、48、72 h三个时点细胞抑制率均显著上升(P<0.01)。与常糖组相比,低糖乳酸组
    48 h细胞诱导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低糖乳酸+吉非替尼组细胞诱导凋亡率较低糖乳酸组显著降低(P<0.01)。与常糖组比较,低糖乳酸组存活细胞的EGFR和mTOR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常糖+吉非替尼组的EGFR和mTOR mRNA水平均上调(P<0.05)。与低糖乳酸组比较,低糖乳酸+吉非替尼组的EGFR和mTOR mRNA上调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高乳酸低糖环境下吉非替尼可大幅度上调存活HeLa细胞EGFR和mTOR表达水平,可能是诱导HeLa细胞抵抗EGFR-TKI的机制。

  • 王方方,马楠
    2017, 18(2): 1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保守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戊酸雌二醇或替勃龙反向添加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Ⅲ~Ⅳ期EMT且应用GnRH-a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反向添加药物分为GnRH-a+戊酸雌二醇组(GnRH-a+E组)、GnRH-a+替勃龙组(GnRH-a+T组)和GnRH-a组(对照组)。分析其效果、不良反应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GnRH-a+E组与GnRH-a+T组更年期生活质量评分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潮热出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E组与GnRH-a+T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MRS评分、E2水平、不良反应和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应用GnRH-a联合戊酸雌二醇或替勃龙的反向添加方案不影响GnRH-a的治疗效果,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病例报告
  • 李明珠,赵昀,李小平,张晓红,王悦,祝晓莲,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
    2017, 18(2):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 边立华,孟元光
    2017, 18(2): 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女性生殖系统在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内源或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原始性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管道腔化和发育及外生殖器的演变可发生改变,导致各种发育异常。本文系统回顾了女性生殖系统的发生过程,并对各种类型的发育异常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同时对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总结和举例。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以解除症状和恢复功能为主要目的,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并在最佳时机进行干预处理,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 综述
  • 吴艳丽,孔宪超
    2017, 18(2): 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近年的研究表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可能与激活头-迷走神经反射,直接和间接刺激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与运动功能有关。咀嚼口香糖用于胃肠外科领域比较广泛,但应用效果存在争议。目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较少,尚属于起步阶段。咀嚼口香糖安全、经济、简便,但可引起患者血糖水平不稳定等其他不良反应,且吞咽和误吸口香糖可能造成患者肠梗阻、气道阻塞等风险。尚没有证据显示咀嚼口香糖的种类、剂量、术后开始应用时间及持续时间,其应用方案尚没有统一。该文拟总结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咀嚼口香糖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并提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黄诗韵,范玲,丁新
    2017, 18(2): 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产程中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波动大,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期血糖进行管理能明显减少孕妇出现严重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的低血糖等。许多学者已达成共识:在产程中根据血糖值维持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同时给产妇提供足够的葡萄糖液输注。我国目前指南与部分国外学者的胰岛素使用原则一致,但关于血糖的控制范围、胰岛素方案还存在分歧。如能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水平选择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合理的应用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儿结局有重要临床意义。

  • 指南解读
  •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专家委员会
    2017, 18(2):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