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15
  

  • 全选
    |
    述评
  • 魏丽惠
    2017, 18(1):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郭艳利,游珂,张睿怡,葛雪飞,陶立元,耿力
    2017, 18(1):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和联合检测(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三种方法在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方法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门诊自愿行机会性筛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宫颈细胞学采用Surepath和Thinprep液基薄片的方法,高危型HPV检测采用HC-II和Cobas 4800检测系统。结果 两年间共有3467位妇女入组进行机会性筛查,年龄24~65岁,宫颈细胞学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漏诊率(9.03 %)高于高危型HPV检测(2.66%)和联合检测(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型HPV阳性的ASC-US、ASC-H、LSIL、HSIL和AGC经组织病理学检出≥CIN2病变的概率均比HPV阴性者高(P<0.01)。结论 联合检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漏诊率低于细胞学和HPV检测,联合检测能为异常筛查结果的管理提供更多指导临床的信息,并有助于提高宫颈腺癌的检出。

  • 宋丹,孔为民,韩超,刘婷婷,张同庆,焦思萌,陈娇
    2017, 18(1):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阴规律,并分析影响其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148例,其治疗前HR-HPV检测均阳性,观察宫颈鳞癌治疗后HR-HPV感染的转阴情况。结果 ① 148例宫颈鳞癌患者接受治疗后,至随访期结束HR-HPV转阴的患者共134例(90.5%);② 其中随访半年、1年、1.5年、2年、2.5年及3年HR-HPV转阴率分别为68.9%、73.0%、77.7%、83.1%、86.5%及87.8%;③ 不同时间HR-HPV转阴的速率不同,以2年内转阴的速率最快,之后减慢;④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HPV分型是影响HR-HPV转阴的因素(P<0.05),而年龄、组织学分级、吸烟及是否使用安全套不是影响HR-HPV转阴的因素(P>0.05)。结论 ① 宫颈鳞癌治疗后HR-HPV转阴率逐年升高,半年内转阴率达68.9%,以2年内转阴速率最快;② 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HPV分型是影响HR-HPV转阴的主要因素。

  • 阳华,黄玉梅,李智勤,尹茳平
    2017, 18(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HPV16感染的宫颈鳞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测定存在HPV16感染的正常宫颈、CIN 1、CIN 2~3及宫颈鳞癌组织中MCM5、P16INK4A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 MCM5 mRNA及蛋白在HPV16感染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趋势一致,随CIN程度的增加表达增高。MCM5 mRNA及蛋白在鳞癌中表达显著较各级别上皮内病变及正常组织高(P<0.01)。MCM5蛋白的表达和年龄无关联(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1);②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P16INK4AmRNA、蛋白表达趋势一致,随CIN程度增加表达增高。P16INK4A mRNA及蛋白在鳞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CIN 1组织(P<0.01);和CIN2~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没有关联(P>0.05);和病理分级有关(P<0.01);③ MCM5和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7,P<0.01)。结论 宫颈鳞癌中MCM5和P16INK4A存在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生、进展相关。MCM5可较好的反映宫颈的恶性增生,与P16INK4A联合检测对于完善CIN分级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江飞云,徐姗姗,倪观太
    2017, 18(1):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erve-sp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对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符合条件的5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RH组)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NSRH组)。术后1年时进行排便功能评估和肛门直肠测压比较。结果 与RH组相比,NSRH组的便秘和慢性腹泻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排便功能自我评价较好,肛管最大缩榨压较高,初始感觉阈值和初始排便阈值较低。结论 RH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肛门直肠功能紊乱,NSRH更有助于保护排便功能。

  • 徐又先,袁林,濮德敏,马丁
    2017, 18(1):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HPV16的基因型整合状态及FHIT基因缺失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44例宫颈癌、5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的患者,免疫组化检测宫颈FHIT蛋白的表达;并用多重PCR法检测HPV16 E2/E7表达。结果 122例单一HPV16阳性标本HPV16总整合率为78.6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整合率分别为60.00%、66.67%、75.00%、86.96%和88.63%,随病变加重,整合率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的总缺失率为43.44%,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缺失率分别为15.00%、20.00%、25.00%、43.48%和72.73%。FHIT蛋白的缺失率,随病变加重,缺失率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缺失在不同HPV16整合时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基因整合和FHIT蛋白缺失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基因整合可能通过诱导FHIT基因低表达从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 罗锦花,周丽,关铮,李亚里
    2017, 18(1):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检查及病理特征,以及癌变的几率,讨论绝经后EP行宫腔镜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解放军总医院236例绝经后妇女EP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年龄、月经史、内科合并症与EP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绝经后EP的分布特征、形态特点、超声诊断特点和病理诊断特点。结果 绝经后EP患者子宫正常或增大207例,占86.9%。息肉多发单发,约占67.4%,34.7%的病例患有高血压。超声下子宫内膜增厚,血流信号不丰富,腺肌瘤型息肉或伴有不典型增生、恶变的血流信号较丰富。绝经后EP恶变的几率1.7%。结论 绝经后EP对雌激素刺激具有高度敏感性,绝经后EP有其病理性特征,常伴有不典型增生,恶变。宫腔镜手术有助于提高EP检出率;绝经后EP切除能够有效的阻止病变发展。

  • 李美意,胡晓霞,林泳秀,毛林
    2017, 18(1): 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位诊断年龄为45岁,临床表现以盆腔包块和异常阴道流血为主。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病理类型,两种癌分期均为Ⅰ期者8例。8例予术后辅助化疗,1例联合放疗,其中行腹腔化疗4例。术后随访1~68 个月,中位数随访时间24个月,现7例均存活,无复发,1 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发病年龄轻,多为早期,分化较好,预后好。

  • 陈圆,赵蓉,王树鹤
    2017, 18(1):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梭型细胞分化的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术后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期间在陆军总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经病理科医师采用同一诊断标准对手术切片再次复核后证实患有梭型细胞分化的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患者。通过搜集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和途径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搜集到23位患者,随访时间2.5~69个月,2例(1例行经腹子宫肿物切除术治疗,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肿物切除术治疗)于术后复发。将子宫肿物切除术组和全子宫切除术组以及经腹手术组和腔镜手术组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双侧检验P值均大于0.05。结论 尚不能认为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肿物切除术)及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该肿瘤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仍需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 王孝忠,刘丹,胡喜珍,王玉凤,陈小琴,兰玉
    2017, 18(1): 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Hpa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各30例中Hpa的表达。结果 Hp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 <0.05),Hp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Hpa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性相关,对Hpa的抑制有望作为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 张岱,林怀宪,廖秦平,刘朝晖
    2017, 18(1): 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Chlorquinaldol-Promestriene Vaginal Tablets)与克林霉素对需氧菌阴道炎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9.11-2010.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的15-60岁确诊为需氧菌阴道炎患者共98例,随机分组治疗(A组: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1片/日 睡前置入阴道,连续12天;B组:克林霉素,300mg/日,阴道上药,连续12天),随访1个月,并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① 治疗后7~10 d显效与治愈者30例,总有效率30.6%,其中A组临床有效率为35.4%(17/48),B组26.0(13/50),两组比较(c2=1.022,P=0.3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随访1个月两组的各症状体征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判定复发率A组(2/35)5.7%、B组(6/29)20.7%,P=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在治疗AV中能达到与克林霉素一致的效果,并有减少复发的趋势。

  • 张俊绘,张建宇,王海生,宋静慧,娜琴
    2017, 18(1): 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和佛波酯(PMA)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增强作用。方法 通过ELISA、real time PCR检测ATRA、PMA对在VEGF 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ATRA、PMA对HESC表达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观察ATRA对VEGF分泌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评价ATRA对VEGF的特异性;使用H2O2代替ATRA联合PMA刺激HESC,探讨ATRA介导VEGF分泌增加的可能性途径。结果 单独使用ATRA不能改变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单独使用PMA虽然能够增加VEGF的mRNA表达但并不能增加VEGF蛋白的表达,当共同使用ATRA和PMA时却明显地提高VEGF蛋白的表达量。ATRA对VEGF分泌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该作用是特异性。H2O2可以模拟ATRA增加PMA对HESC分泌VEGF的刺激作用。结论 ATRA可以联合PMA迅速增强HESC的VEGF表达,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介导的。

  • 张玲,许雅娟,崔世红,秦巧红
    2017, 18(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 2α,AP-2α)对滋养细胞BeWo凋亡、侵袭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已构建的pIRES2-EGFP/AP-2α真核表达载体,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转入滋养细胞系BeWo细胞中,应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BeWo细胞中AP-2α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侵袭力。结果 AP-2α转染BeWo细胞后AP-2α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P-2α转染组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P-2α转染组细胞侵袭的数量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证明AP-2α促进滋养细胞凋亡并降低其侵袭力,造成滋养细胞层浅表植入,从而为子痫前期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赵杰,刘芳,陈秀娟,侯石磊
    2017, 18(1): 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IVF中原发、继发不孕患者及早期补救ICSI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常规IVF及ICSI助孕治疗患者资料1 733个周期,将1 097个IVF周期分为原发不孕组(571例)与继发不孕组(5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孕年限、年龄、基础内分泌、Gn总量、Gn天数、卵子受精率、胚胎种植率、补救率和妊娠率;针对不同的受精方式,还比较了IVF组、ICSI组、R-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不孕年限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与继发不孕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卵子受精率(χ2=23.641,P=0.000)、正常受精率(χ2=4.042,P=0.045)、卵裂率(χ2=4.015,P=0.045)、补救ICSI率(χ2=5.044,P=0.025)与继发不孕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ICSI组及R-ICSI 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IVF受精中,原发不孕患者卵子受精率及正常受精率低,短时受精联合R-ICSI可以有效的挽救IVF受精失败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褚黎,张军,李燕娜,王云龙
    2017, 18(1): 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和母儿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54例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周、二尖瓣狭窄程度、孕期的管理和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 ① 临床特点:5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35例,年龄25~34岁,发病孕周12~38周,临床表现:二尖瓣面容,劳力性呼吸困难,听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型P波;心脏合并症: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肺水肿、心内膜炎、心力衰竭、死亡等;② 重度狭窄与轻、中度狭窄在孕妇心脏并发症和胎儿/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异上有显著性(P<0.05);③ 二尖瓣狭窄的孕妇中轻度和中度狭窄,通过药物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需经皮介入性球囊扩张术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特别是重度二尖瓣狭窄,应孕前咨询,及时干预,可改善母儿预后。

  • 乔虹,王东信
    2017, 18(1):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妊娠期及产后妇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4年至2015年收治的妊娠期及产后合并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例次,以明确其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包括流行病学资料、病因/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结果 与同期产科住院患者人数相比,本组13例次患者所占比例为28.12/10万,年龄29.69(23.0,40.0)岁,妊娠33.09(13.71,42.14)周发病。间质水肿性胰腺炎11例(84.62%),坏死性胰腺炎2例(15.38%)。病因构成,9例(69.23%)高脂血症所诱发,4例(30.77%)为胆源性。按照严重程度划分,轻症11例(84.62%),重症2例(15.38%),7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与非高脂血症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但母婴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妊娠期及产后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病情更为严重,但经过积极治疗仍有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短篇论著
  • 魏特曼,王树鹤
    2017, 18(1): 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讨论宫颈非鳞状细胞恶性肿瘤(以下简称非鳞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卵巢转移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5例宫颈非鳞癌患者与同期228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非鳞癌患者占同期宫颈恶性肿瘤的13.3%。非鳞癌的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率较低(60%)。绝经前与绝经后非鳞癌发病的组织病理类型差异显著(P<0.05)。非鳞癌患者以阴道排液症状就诊的比例及宫颈肉眼观呈内生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鳞癌组(P<0.05)。非鳞癌中保留卵巢组与未保留卵巢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非鳞癌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期鳞癌(P<0.05)。结论  临床医生对于宫颈非鳞癌的早期诊断需要提高警惕,减少漏诊及误诊率。非鳞癌的预后较鳞癌差,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大病灶、宫颈深间质浸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对于早期非鳞癌的年轻患者,仍可考虑保留一侧正常卵巢。

  • 何海鹏,高新萍,梁义娟, 张惠,张金枝,李亚钗,安燕
    2017, 18(1):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检测宫颈正常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3)及宫颈癌组织中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的表达,分析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并探讨该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 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采集的72例宫颈组织,病理切片诊断患者宫颈组织类型,判断分化程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宫颈组织中MAGE-A3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q-PCR结果提示,宫颈癌组MAGE-A3 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3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MAGE-A3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在CIN3中为36.7%,在宫颈癌(Ⅰ期、ⅡA期)组织中为61.1%,三组间差异明显(P =0.002);其中ⅡA期MAGE-A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的宫颈癌组织(P=0.038)。MAGE-A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绝经状态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MAGE-A3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级别、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趋势,该基因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陈勇华,曲路芸,王绍光,姜海洋,杨瑛,王文双,初永丽,侯建青,王桂青,宋志云
    2017, 18(1):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表达谱芯片筛选子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宫颈癌介入治疗的分子机理。方法 取3例治疗有效的宫颈癌治疗前后的组织标本,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差异表达基因,利用MAS软件挖掘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通路。结果 介入治疗后和治疗前癌组织相比有209条基因表达上调,922条下降。功能分析示涉及细胞DNA修复、有丝分裂、BRCA1、 BRCA2和ATR基因相关通路、乏氧相关因子等。结论 表达谱芯片可用来快速高通量筛查可能与介入化疗栓塞敏感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马静,赵雯红,袁世发,张佳佳,程建新
    2017, 18(1):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P物质(Substance P, SP)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以及1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P的表达,比较SP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SP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P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86%,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21.05%(P<0.0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P的表达与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无关(P>0.05)。结论 P物质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P有望成为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 胡倩,段培蓓,龚秀琴,胡书凤,朱晓珍
    2017, 18(1): 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门诊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特征与需求,以期为其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改良Kupperman Index评分(KI)、绝经期生存质量(MENQOL)调查及血清E2、FSH和LH测量。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0.51±3.82)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9.10±4.87)岁,38.5%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61.5%的患者已绝经。病情以轻中度为主,发生率居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血管舒缩症状(98.5%)、疲劳(91.5%)、感觉异常(82.5%)、失眠(81%)和神经过敏、焦虑(74%)。患者生存质量较差,不同病情的患者MENQOL中4个维度得分除性生活维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E2呈下降趋势,FSH和LH呈上升趋势。结论 门诊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病情以轻中度为主,躯体和心理症状对其生存质量影响较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血清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仝亚红,许洪梅,张震宇
    2017, 18(1): 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检测膜联蛋白(Annexin) A1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63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组)患者的异位内膜(EM组)及在位内膜(UM组),增殖期36例,分泌期27例;同期获取20例正常内膜为对照组,增殖期11例,分泌期9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nexin A1在各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术后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EM组Annexin 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增殖期与分泌期内膜Annexin A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清IL-6、TNF-a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异位内膜Annexin A1阳性表达与血清IL-6、TNF-a增高一致。结论 Annexin A1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高表达,血清IL-6及TNF-a值明显增高,支持内异症免疫炎症学说。

  • 刘祉君,张惠民,查艳,王玉娟
    2017, 18(1): 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妇产科疾病中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病因、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和治疗及转归,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13例aHUS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3例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为(32±6.39)岁,均与妊娠有关,其中死胎5例(38.4%)、胎盘早剥3例(23.1%)、妊娠合并高血压3例(23.1%)、妊娠合并感染2例(15.4%)。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及血尿多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黏膜出血也较常见。13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妊娠终止术,并接受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抗感染及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随访3个月,9例完全有效,2例部分有效;肾功能正常9例,2例发展至终末期肾病;2例死亡,没有复发病例。11例治疗有效的患者,其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明显升高,血肌酐、血尿素氮及乳酸脱氢酶明显降低,血清补体C3和B因子水平得到显著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妇产科疾病中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多由异常妊娠引发,临床以阴道流血及血尿表现多见,及时去除病因,并采取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治疗,大部分患者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 周秀芬,徐运川,任俊
    2017, 18(1):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的指证以及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共计166例,详细记录其分娩方式以及产后24 h出血情况、发热情况、是否存在产褥病例。记录新生儿出生健康情况指标、是否有新生儿窒息。统计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住院总需时间以及医疗相关费用。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上述结果差异,总结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优势。结果 阴道试分娩产妇共计90例,阴道试产成功率75.56%;剖宫产孕妇共计76(45.78%)例。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其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发热情况明显增多(P﹤0.05),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增多(P﹤0.05)。行剖宫产孕妇其住院总需时间以及花费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产妇(P﹤0.05)。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对剖宫产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对于再次分娩瘢痕子宫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较小,具有明显选择优势,临床应首先选择阴道分娩。

  • 张艳青
    2017, 18(1):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TCRP)后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妊娠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山东省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接受TCRP的90例患者,观察术后1年和2年时的妊娠例数、正常分娩例数、流产例数和早产例数。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差异;采用Logist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因素。结果 术后1年自然妊娠者18例,除流产2例,早产4例外,其余均正常分娩。术后2年自然妊娠者42例,其中除流产7例,早产6例,其余均正常分娩,2年内总妊娠率为66.67%;年龄≥30岁、合并糖尿病、息肉≥1cm、多发及息肉位于宫角部或后壁者其术后妊娠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孕年限的长短对术后妊娠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息肉部位和息肉个数是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的因素,OR值分别为4.632、3.264、5.124和4.860。结论 宫腔镜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部位和个数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 杨学军,胡玉菊
    2017, 18(1): 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单、双侧卵巢切除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进行单、双侧卵巢切除术的围绝经期患者90例,其中单侧45例,双侧45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FSH、LH、E2水平、骨密度变化及其绝经相关症状。结果 单侧组后3、6个月FSH、LH升高,E2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3、6、12个月FSH、LH升高,E2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在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骨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 >0.05)。术后3、6、12个月,双侧组患者的绝经相关症状均显著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卵巢切除与单侧卵巢切除术比较,妇女术后体内激素水平急骤改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严重,应该尽可能的保存卵巢的功能。

  • 刘滢瑜,尤子善,任贤勤
    2017, 18(1): 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181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181例前置胎盘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新生儿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果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63%,子宫切除发生率3.87%。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早产率明显高于部分性和边缘性(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的早产儿儿1 minApgar评分明显低于部分性和边缘性(P<0.05),经治疗后,前置胎盘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前置胎盘患者,应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并做好充分准备,以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

  • 魏敏,郭毅,刘玉凌,宋捷萍,孙艳梅,汪明,毕勇毅
    2017, 18(1):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21,13,18,X,Y五色探针诊断胎儿最常见染色体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101例孕周l4~22周孕妇羊水标本,应用国产检测试剂盒21,13,18,X,Y探针进行羊水间期细胞FISH检测,其结果与羊水细胞学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Kappa值等。结果 101例FISH检测全部成功,未见异常99例,发现2例异常核型:21三体嵌合体(47XX,+21/46XX),18三体(47,XY,+18)。并与细胞学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照,所得结果均一致,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kappa值,均为100%。结论 国产五色荧光探针与羊水间期细胞杂交可快速诊断胎儿21,13,18,X和Y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可疑者,要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 病例报告
  • 张云鹤,李广太,司晓辉
    2017, 18(1): 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郝敏,蔺莉,龙燕,黄建平
    2017, 18(1): 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尹娜娜,白军,罗新
    2017, 18(1):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赵海燕,陈凤,尹美艳,王丽娜,王慧琴
    2017, 18(1): 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斯云,尹玲
    2017, 18(1): 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张婧,陶霞
    2017, 18(1): 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用HPV疫苗进行宫颈癌的防治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HPV预防性疫苗有2价、4价和9价疫苗,但全球多个国家的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近日,2价疫苗Cervarix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且中国自主研发的HPV预防性疫苗已处于Ⅲ期临床阶段,本研究总结了目前HPV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HPV疫苗认知度和接受度现状,以期为HPV疫苗上市后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

  • 何玥,阴赪宏,赵群,杨淑丽,徐小红,耿宇宁,樊蓓,王雁,吴玉梅
    2017, 18(1): 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自然人群中有高感染率,性活跃人群中近80%有HPV感染史,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目前HPV检测已公认作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i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own Significance,ASCUS)分流指标,同时用于明确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ion,LSIL)治疗方式选择,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随访和宫颈癌复发预测指标。由于人们对于HPV过度关注,造成HPV检测频繁,多种HPV检测方法同时进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给病人带来恐慌。因此如何对HPV感染患者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逐渐引起专家重视,尤其是对单纯HPV管理,合理进行HPV定量及分型检测,可以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率,降低医疗费用。

  • 谢伟民,杨佳欣
    2017, 18(1):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类罕见的恶性间质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常较困难。低级别ESS的发病机制不明,发病率低,有关治疗的最佳方案尚存在争议。本文就低级别ESS的分子遗传学、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温娜,孟元光
    2017, 18(1): 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癌基因HPVE6/E7的表达对于恶性肿瘤的转归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发现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钙粘蛋白、CD4+CD8+T细胞、STK31等均参与HPV E6/E7致病。利用SiRNA、4-1BB等技术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HPV E6/E7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在宫颈癌中所起的作用、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 指南解读
  • 潘秦镜
    2017, 18(1): 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