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1-15
  

  • 全选
    |
    述评
  • 薛凤霞,王宝晨,王辰
    2016, 17(6): 4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 肖冰冰,刘朝晖
    2016, 17(6): 4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王宝晨,夏玉洁,王辰,范爱萍,王颖梅,张丽琴,薛凤霞
    2016, 17(6): 4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宫颈病变中心诊治的241例HR-HPV阳性的CIN患者设为研究组,健康查体HPV阴性且宫颈细胞学无异常168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差异。结果 241例HR-HPV阳性CIN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型别分别为HPV16(30.1%)、HPV52(19.5%)、HPV58(19.1%)、HPV18(10.0%)和HPV33(9.1%)。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需氧菌性阴道炎(AV)、混合感染、乳杆菌异常和阴道pH值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0.7%(50/241)、12.4%(30/241)、9.1%(22/241)、34.4%(83/241)和23.2%(56/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滴虫性阴道炎(TV) 和WBC>10个/HPF检出率分别为10.0%(24/241)、1.7%(4/241)和30.7%(74/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阳性CIN与非HPV16/18阳性组比较,混合感染更常见(P<0.05)。结论 HR-HPV阳性CIN中,最常见的阴道微生态异常为BV和AV,混合感染、乳杆菌异常及阴道白细胞增多也是重要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类型。HPV16/18阳性CIN更易合并混合感染。

  • 代娟娟,曾荔苹,汤惠茹,宋晓蕾,钟焕姿,贾慧珏,吴瑞芳
    2016, 17(6):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生育年龄不孕症和生育能力正常女性阴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分别采集不孕症(不孕组,40例)和正常生育力女性(对照组,40例)阴道后穹隆分泌物;提取样本基因组总DNA,对16S rRNAV4~V5区基因进行扩增,所有扩增产物进行 Ion Torrent PGM 平台测序,并将获得分析序列与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 (RDP) 数据库的序列比对,进行物种注释,最终得到样品的物种信息。结果 在菌群结构上,不孕组和对照组女性阴道菌群主要分为6大菌门,分别为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两组中各个菌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的厚壁菌门和乳酸杆菌属的丰度(93.58%,75.21%)明显低于对照组(82.68%,60.29%)(P<0.05)。不孕组和对照组阴道菌群的α、β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和生育力正常女性阴道菌群均以乳杆菌属为优势菌群,阴道菌群结构无显著差异。

  • 董滨华,孙蓬明,毛晓丹,阮冠宇,林芬
    2016, 17(6): 4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酶切信号放大法高危型HPV检测(enzyme digestion signal amplification method in detection of HR-HPV,称为Cervista 法)和PCR反向点杂交法HPV检测(PCR-RDB)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 从宫颈癌筛查患者中选取319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异常(≥ASCUS)和319例同期同年龄段TCT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时进行Cervista、PCR-RDB HPV检测。TCT异常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均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计算宫颈上皮内病变组HPV阳性人数与HPV阴性人数比值和宫颈正常组HPV阳性人数与HPV阴性人数的比值比(OR)。结果 两种方法对14种高危型HPV的检测结果一致率85.6%(546/638),KI值为0.708。Cervista诊断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1)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2+)的敏感性分别为85.7%和93.0%,PCR-RDB诊断CIN1和CIN2+的敏感性分别为92.9%和95.5%。Cervista 高危型HPV阳性时患CIN1和CIN2+的OR值分别为14.207(95%CI:5.048~39.984)和18.078(95%CI:8.284~39.449),Cervista A9组HPV阳性时患CIN1和CIN2+的OR值分别为15.832(95%CI:5.296~47.327)和32.031(95%CI:14.356~71.470)。PCR-RDB高危型HPV阳性时患CIN1和CIN2+的OR值分别为9.685(95%CI:4.854~19.323)和20.705(95%CI:10.901~39.328),PCR-RDB HPV16阳性时患CIN1和CIN2+的OR值分别为11.909(95%CI:3.768~37.640)和86.864(95%CI:39.087~193.039)。两种HPV检测方法对ASCUS患者发生CIN1和CIN2+的诊断敏感性均分别为86.7%和91.3%。Cervista与TCT联合筛查对CIN1和CIN2+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9.1%和99.4%,特异性分别为51.5%和45.3%。PCR-RDB与TCT联合筛查对CIN1和CIN2+的诊断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38.3%和33.5%。结论 两种HPV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良好。除PCR-RDB方法对CIN1筛查敏感性略高于Cervista外,两种HPV检测方法对CIN2+的筛查价值相当。

  • 张小松,毕蕙,周敏,郝波,王旭,王雪茵,赵更力
    2016, 17(6): 4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care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与单纯使用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基层地区人群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情况,为政府更好地开展宫颈癌检查提供依据 。方法 2014年1--8月在国家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县山西省古交市、北京市密云县和河北省曲周县收集7 138例农村妇女,年龄 35~64岁并具有当地户口,其中联合筛查组3 536例(采用care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细胞学组3 602例(单纯采用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 联合筛查组检出HPV阳性288例,检出率为8.1%(288/3 536)。检出细胞学异常136例,检出率为3.8%(136/3 536);细胞学组检出细胞学异常111例,检出率为3.1%(111/3 6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22,P=0.077)。联合筛查组CIN2及以上病变检出率(1.2%,43/3 536)与细胞学组(0.6%,20/3 6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7,P=0.003);联合筛查组CIN3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0.6%(21/3 536),与细胞学组(0.2%,9/3 6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7,P=0.025)。结论 careHPV与细胞学联合筛查检出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细胞学筛查,而且与其他HPV检测方法相比,其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方便,适合相对富裕的基层地区。

  • 陈忆,吴丹,李柱南,许颖
    2016, 17(6): 5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切缘病灶残留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HSIL行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HSIL且切缘累及并行二次手术的84例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后累及切缘的病理、术后随访中LCT、HR-HPV DNA和二次手术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84例HSIL首次LEEP术后切缘累及为LSIL者12例(14.29%),HSIL者72例(85.71%),术后3~12个月行二次手术,其中LEEP 8例、CKC 16例、 全子宫切除术60例; 二次手术后病理为HSIL者分别是4例(4/12)和24例(33.33%,24/72;包括5例宫颈浸润癌),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LEEP术后随访LCT和(或)HR-HPV阳性者27例(32.14%,27/84),均阴性者57例(67.86%,57/84);两者二次手术后病理为HSIL者分别是17例(62.96%,17/27,包括5例宫颈浸润癌)和11例(19.30%,11/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HSIL LEEP术后切缘累及患者随访中出现LCT和/或HR-HPV  DNA阳性提示子宫颈有高级别病变残留和(或)复发,甚至有宫颈浸润癌可能,应及时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二次手术。

  • 徐启英,郭桂兰,沙仁高娃
    2016, 17(6): 5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基因(human cervical cancer oncogene,HCCR)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整合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HPV16阳性宫颈炎患者20例、CIN患者44例和SCC患者20例。采用多重实时PCR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E2和E6基因,通过E2 / E6比值,评估HPVl6型DNA的体内整合状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CCR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炎、CIN和SCC组HPV16 DNA游离型分别是95.00%(19/20)、43.18%(19/44)和15.00%(3/20),HPV16 DNA混合型分别是5.00%(1/20)、50.00%(22/44)和55.00%(11/20),HPV16 DNA整合型分别是0、6.82%(3/44)和30.00%(6/2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16 DNA游离型及混合型组患者中,宫颈炎、CIN和SCC组HCCR表达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HPVl6 DNA整合状态与年龄、临床期别、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HPV感染可能与HCCR及HPV16整合状态有关,HCCR及HPV16存在状态检测可能作为细胞学筛查的一种补充手段,以期早发现CIN及SCC的高危患者。

  • 陈娟娟,郭瑞霞,李爱军,李留霞,密鸽,朱雨
    2016, 17(6): 5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行全阴道封闭术或部分阴道封闭术(LeFort术)的老年重度POP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法分期均为Ⅲ~Ⅳ期,平均年龄(75±5)岁(59~87岁)。记录并分析围术期的各项参数、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门诊随访情况,评价手术的客观、主观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11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8±21) min,其中全阴道封闭术时间[ (71±13) min]与部分阴道封闭术[(59±16)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3±15) ml,其中全阴道封闭术[(50±10)ml]与部分阴道封闭术[(36±12)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d,其中全阴道封闭术[(5±4) d]与部分阴道封闭术[(5±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例术前排尿困难患者术后52例(87%)有明显好转;术前3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29例(91%)好转;18例术前排便困难患者术后15例(83%)好转。术后出现阴道血肿1例,泌尿系感染2例。术后随访101例(87%)患者中位时间20个月(12~36个月),POP复发2例(2%),新发压力性尿失禁3例(3%),主观治愈率100%,客观治愈率98%,患者满意率97%。结论 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POP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主客观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 石亚利,马营营,尹向梅,赵昕,刘淳,江静,石彬
    2016, 17(6):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活性γ型、TCu 宫内节育器(IUD)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本院行人流术、并自愿于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女性2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放置吉妮致美IUD 75例、活性γ型IUD 65例、TCu IUD 30例、LNG-IUS 45例,分别于放置后1、3、6个月时随访,观察IUD使用情况、月经变化/阴道出血模式及副反应等,分析人流术后即时放置IUD的临床效果。结果 放置后6个月内,4种IUD带器妊娠率、IUD相关脱落率、医疗原因取出率和续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3个月内,4种IUD的月经模式改变(包括出血时间、点滴出血时间及总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吉妮致美和活性γ组出血时间短于TCu组和LNG-IUS组(P<0.05);4种IUD月经量改变、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及疼痛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G-IUS组痛经改善好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4种IUD在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安全、可行、有效;吉妮致美和活性γ组IUD月经时间短于TCu组,LNG-IUS相对于其他3种IUD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有助于提高妇女对放置IUD的接受性和满意度。

  • 杨莹超,王雪梅,李小平,康海利,魏丽惠
    2016, 17(6): 5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60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透明细胞癌(内异症组20例)、单纯透明细胞癌(单纯组31例)及合并其他病理类型(混合组9例)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60例患者中,内异症组20例(33.3%),其中FIGOⅠ~Ⅱ期18例(90.0%),Ⅲ~Ⅳ期2例(10.0%),接受化疗17例,其中16例(94.1%)对化疗敏感;单纯组31例(51.7%),其中Ⅰ~Ⅱ期23例(74.2%),Ⅲ~Ⅳ期8例(25.8%),28例接受化疗,其中24例(85.7%)对化疗敏感;混合组9例(15%),Ⅰ~Ⅱ期4例(44.4%),Ⅲ~Ⅳ期5例(55.6%),对化疗敏感7例(77.8%)。单纯组中位生存时间[53个月(1~154个月)]与内异症组[67个月(21~99个月)]及混合组[46个月(13~16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预后可能与病理类型相关,是否内异症来源透明细胞癌的生存时间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 李秀英,李晓梅,潘燕梅,颜昊,王鑫,匡丽云,汤雯婷??
    2016, 17(6): 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 2.248,95% CI:1.590~3.177 ,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 CI:1.080~2.384 ,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 1.877,95% CI:1.204~2.925 ,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 崔世红,职云晓,张林东,陈娟,申琳娜,高亚南,赵志英
    2016, 17(6): 5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在早产孕妇外周血、脐血及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subclin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关系。方法 选择早产临产孕妇46例,根据产后胎膜病理结果是否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分为感染组(n=21)与未感染组(n=25 )。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脐血中S100A12水平;逆转录RT - PCR法检测胎膜组织中S100A1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感染组孕妇外周血、脐血、胎膜组织中S100A12水平[(173.30±18.92 )、(105.71±8.72 )、(1.38±0.37)]与未感染组[(138.26±11.02 )、(88.26±7.00)、(1.07±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孕妇外周血中S100A12水平与脐血及胎膜组织中S100A12水平均呈正相关(r=0.861,0.883;P<0.05);感染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86%,18/21)高于未感染组(56%,14/25)( P<0.05)。结论 孕妇外周血、脐血、胎膜组织中S100A12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感染有关。

  • 郭延秀,殷艳晶,田莉
    2016, 17(6): 5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 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 1 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 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霍丽丽,刘朝晖
    2016, 17(6): 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拟建立白假丝酵母菌对环吡酮胺的耐药模型。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的环吡酮胺体外诱导妇产科门诊外因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方法对试验中0.03、0.06、0.125、0.25、0.5、1、2 、4和8 μg/ml各不同药物诱导浓度下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用环吡酮胺诱导白假丝酵母菌20代,菌株对环吡酮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0.5μg /ml。结论 采用环吡酮胺浓度梯度递增方法,在20代诱导中不能使白色假丝酵母菌株对其产生耐药。

  • 吴桂珠,王金华,郑珊,郑秀,曾赛凡,韦娟冰
    2016, 17(6): 5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切断双侧阴部神经建立压力性尿失禁(SUI)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双侧阴部神经离断法制备大鼠SUI动物模型。模拟人体尿动力学检查的方法,测定实验动物的最大膀胱容量(MBV)、腹压漏尿点压(ALPP) 、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及功能性尿道长度(FUL),证实SUI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并通过HE染色、Masson特殊染色、Mallory特殊染色、电镜超微结构对大鼠尿道横纹肌性括约肌的显微解剖进行观察。结果 双侧阴部神经离断法可成功建立大鼠SUI模型。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模型建立后大鼠平均最大膀胱容量增加(0.89±0.04)ml(P<0.01),平均腹压漏尿点压下降(15.46±5.49) cmH2O(P<0.01),平均最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下降(7.97±3.25)cmH2O和(0.69±0.32)cm(P<0.01)。建模后尿道及其周围组织形态学:尿道括约肌排列松散,部分肌肉有断裂现象,肌层变薄;结缔组织所占比重增加,胶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结论 通过双侧阴部神经离断的方法,成功建立了SUI动物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尿道横纹括约肌呈封闭环形分布于雌性大鼠尿道的中外段,提示此处为控尿机制的主要部位。

  • 毛晓丹,孙蓬明,林东红,阮冠宇,董滨华,林芬
    2016, 17(6): 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siRNA作用于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癌细胞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 ERRα)的表达及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 siRNA处理RL952、AN3-CA、HEC-1A和HEC-1B细胞,以RL952、AN3-CA为Ⅰ型子宫内膜癌体外模型,HEC-1A、HEC-1B为Ⅱ型子宫内膜癌体外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RR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Rα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siRNA干扰后4株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siRNA组较对照组ER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RL952:0.701±0.017 vs. 1.165±0.019;AN3-CA:0.899±0.019 vs. 1.362±0.007;HEC-1A:0.093±0.004 vs. 0.541±0.038 ;HEC-1B:0.158±0.004 vs. 0.356±0.001; P均<0.05)。各株细胞siRNA组与对照组ERRα mRNA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Rα mRNA表达分别减少了39.77%、 34.01%、82.82%和55.7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株细胞RNA干扰后ERRα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4株细胞凋亡率:RL952为(30.000±1.056)% vs. (10.572±1.027)%;AN3-CA为(32.931±1.613)% vs. (10.274±0.882)%;HEC-1A为(17.272±0.950)% vs. (8.704±0.608)%;HEC-1B为(18.703±1.877)% vs. (3.801±0.265)%,siRNA干扰4株细胞后凋亡率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中ERRα的表达,ERRα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凋亡增加密切相关。

  • 短篇论著
  • 杨丽华,冷天艳,张琴,张素仙,赵庆华
    2016, 17(6): 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daltonbio hybrid capture 3,DH3)检测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H3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264例宫颈癌筛查女性宫颈脱落细胞的HPV,同时行TCT检查,TCT 结果异常者( ≥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HPV结果的一致性及检出宫颈病变情况。结果 264例女性中,HC2法检出HPV阳性者32例(12.12%)。DH3法检出HPV阳性者39例(14.77%),其中HPV16/18阳性患者14例(35.90%)。 264例女性中, DH3和HC2检出HPV结果的符合率为94.32%(249/264);15例结果不一致,其中8例的检测值在临界值,排除此8例后再次统计分析,符合率为97.27%(249/256)。264例中TCT 异常者1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SIL 1例、HSIL 2 例、宫颈癌 1 例。DH3 HPV16/18阳性女性TCT异常及宫颈病变检出率(71.43%,10/14;21.42%,3/14)显著高于HC2 HPV阳性检出率(31.25%,10/32;9.38%,3/32)(P<0.05)。结论 DH3与HC2检测高危型HPV符合率高,DH3 HPV16/18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高,DH3技术可作为临床上宫颈癌初筛的有效手段。

  • 李环,古漪玲,胡艳,吴瑞芳,杨将,宋婧
    2016, 17(6): 5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1)表达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因盆腔器官脱垂行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60例为脱垂组,同期因妇科良性肿瘤行子宫全切术且既往无盆腔器官脱垂或手术史的患者35例为非脱垂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MP-1 mRNA及TIMP-1 mRNA在两组阴道前壁中表达。结果 脱垂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MMP-1 mRNA表达量(0.03±0.01)显著高于非脱垂组(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脱垂组TIMP-1 mRNA表达量(0.54±0.07)高于脱垂组(0.4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前壁MMP-1 mRNA表达增加与MMP-1/TIMP-1比例失调可能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原因之一。

  • 林静,李红
    2016, 17(6): 5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孕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妊娠结局及血清尿酸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36~42周 HDIP孕妇90例作为研究组,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 =69)和正常尿酸组(n =21),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n =90)。比较三组孕妇的生化指标和妊娠不良结局及其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孕妇血清总蛋白、谷丙(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尿酸血症组孕妇早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高于正常尿酸组及对照组(P <0.05); 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尿酸>357 μmol/L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OR =1.258,P <0.05)。结论 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常伴多种生化指标异常,是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

  • 沈蓉,蔡华蕾,周金年
    2016, 17(6): 5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全血细胞自动检测分析仪检测98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5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70例卵巢良性肿瘤、7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外周血PLT,分析PLT增多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疗效、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组伴有血小板计数增多(PLT≥400×109/L) 者占 37.76%(37/98),卵巢癌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274.35±63.42)×109/L]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组[(215.23±58.55)×109/L]、良性肿瘤组[(195.46±45.43)×109/L]和对照组[(189.22±38.42)×109/L,P<0.05]。卵巢癌未控组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72.2%(13/18)高于缓解组33.8%(2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血小板增多组与非血小板增多组FIGO分期、术后残留灶大小、腹水细胞学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指标,可有效预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 李璐,李鹏
    2016, 17(6): 5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价值及不同水平AMH与促排卵用药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PCOS患者(PCOS组)及43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对照组)的血清AMH,并进行PCOS组中48例促性腺激素(Gn)用量与其AMH值的相关分析。结果 PCOS组血清AMH[(82.33±43.41) pmol/L]与对照组[(20.23±9.51)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AMH水平42.857 pmol/L为界值时,其诊断PCOS的灵敏度为0.900,特异度为0.977,Youden指数为0.876,阳性预测值为0.744,阴性预测值为0.993,诊断准确性最好;PCOS组中48例Gn 促排卵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促排卵Gn用量无关(r=0.269,P=0.065),但高AMH (>78.65 pmol/L)组Gn用量显著高于低AMH(≤78.65 pmol/L)组(t=2.150,P=0.036)。结论 血清AMH水平可作为诊断PCOS的参考标准,并对PCOS患者的促排卵用药的剂量选择有指导意义。

  • 黄伟容,赵仁峰,胡晓霞,吴玉英,封意兰,韦利英
    2016, 17(6): 5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诺舒治疗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患者使用诺舒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29例患者月经过多平均病程(23±5.58)个月(13~69个月)。均顺利进行诺舒手术,诺舒主机工作时间为68~158 s,平均(98.00±17.50) s,无手术并发症;② 29例患者中,术后6、12、18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9.6%、82.7%和75.8%,闭经率分别为82.7%、82.7%和68.9%,痛经缓解率分别为75.8%、68.9%和68.9%;术前25例合并贫血,平均血红蛋白[(75.80±15.69)g/L]与术后6个月[(86.67±16.34)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 术前宫腔<5 cm组与≥5 cm组有效率和闭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腔≥5 cm组术后4例因症状反复并加重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 诺舒可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但疗效可能受子宫体腔长度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 焦海宁,蔡蕾,张婷,刘延,薛梅
    2016, 17(6): 5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误诊妇科肿瘤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拟诊“妇科肿瘤”收住妇科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GIST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年龄(54.50±12.44)岁;体检发现腹、盆腔包块7例,腹痛5例,腹胀4例;伴大便性状改变5例,贫血5例,尿频尿急3例,头晕乏力、发热、阴道出血、闭经各1例;经阴道B 超检查GIST 包块接近盆腔、子宫、附件17 例,位于腹腔1 例。其中多次B 超检查以腹部实性不均质低回声肿物为主,不随子宫移动或盆腔内可见卵巢组织,提示肿块可能来源于肠道6 例。结论 GIST主要表现为腹部及盆腔包块,缺乏特异性,当出现较大盆腹腔肿物时应与肠道间质瘤鉴别。

  • 讲座
  • 张立芳,段爱红,卢丹
    2016, 17(6): 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女性外阴整形是人体整形的一部分,其中小阴唇整形术越来越多被女性接受,主要解决女性因小阴唇肥大而引起的外观和功能缺陷。目前对于小阴唇整形术的分类、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等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上述问题进行介绍。

  • 魏俊秀,杨欣,李晓冬
    2016, 17(6): 5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其发生机制还不明确。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制剂,近年来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疗效显著。2014年8月,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将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的术前治疗,本文通过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分析,为米非司酮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 指南解读
  • 吴婵,周怀君,李荣
    2016, 17(6): 5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机器人辅助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妇科医生接触并熟练掌握,为了更好地规范机器人手术相关问题,指导临床应用,美国妇产科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及妇科外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Gynecologic Surgeons, SGC)于2015年发表了关于妇科机器人手术的第628号委员会意见。本委员会意见通过回顾这一项目的相关文献,对机器人手术在妇科领域应用进行分析,认为目前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或比较严格的非随机前瞻性试验来决定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的适应范围,并证实本项技术潜在的风险。而且机器人辅助病例的选择应当基于现有的数据及专家意见。

  • 综述
  • 陈曦,刘朝晖
    2016, 17(6): 5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近年来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大量研究表明,这与生殖道内病原微生物感染密不可分。生殖道感染对男性及女性的生殖功能均可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其中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输卵管的不可逆损伤在女性不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并且支原体可诱发女性的免疫性不孕,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影响精子活力而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 吕笑冬,李蓉,梁靓,乔杰
    2016, 17(6): 5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其与早期妊娠丢失(early pregnancy loss, EPL)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雄激素过多症、高黄体生成素血症、肥胖等PCOS内在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发生EPL的主要相关因素。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体质量及抗高雄激素血症、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可以一定程度降低EPL的风险。

  • 陈颖,魏丽惠,崔恒
    2016, 17(6): 5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其具有如侵袭生长、远处转移和易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众多研究从遗传、分子、发生率等多层面验证了EM和与Ⅰ型卵巢癌密切相关。除了年龄、病程、月经和生育情况等因素,EM的恶变还与炎症和基因突变相关。恶变的患者具有年轻、诊断期别早、铂类敏感性和手术满意率较高、生存预后较好的特点。本文从流行病学、组织病理、非典型EM和临床诊治方面进行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EM恶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EM恶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席思思,白文佩
    2016, 17(6): 5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每个女性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性激素治疗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典的治疗手段,但因性激素使用的禁忌证及不良反应导致许多女性不能接受治疗,植物类药物因其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安全性较高而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肯定了部分种类药物的有效性,也对部分药物的作用提出质疑。本文对临床研究中常见的植物类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归纳。